环保论坛 - 中国环境保护网

 找回密码
 成为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孝道感天动地——舜德万世景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孝道感天动地——舜德万世景仰
子贡书院院长──陆声俊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

大家好!



今天应诸城政府邀请,来出席参加大舜文化学术研讨会,敝人才疏学浅,只能就我知道的大舜生平事迹谈谈自己的体会。



当代国学回归,是全国人民的共同诉求,我们在这里研究虞舜对历史文化的贡献,将有助于人的道德良知重建,推动文化兴国,构建和谐社会。

所谓文化兴国,当然是指我中华文化,而不可能是洋人的文化,咱们别把概念搞错。我们知道,虞舜是我万年中华文化的重要里程碑,在孝道教育,伦常规范,历法精推,礼乐修订诸多方面都有重大建树。舜是我圣道文明的鼻祖之一,也是远古大同社会的圣君。根本不是什么奴隶社会的专制君主。这一点必须向后人说清。
尤其是他的出身寒微,其身世在少年时期可谓比“山西黑砖窑”的童工还苦。皆因少年丧母,其父瞽叟愚顽,为他娶了一位很不贤淑的后妈。此人尖酸刻薄,只要怎么辛苦都行,专把舜往死里整。她又生了一个好吃懒做的儿子,取名叫象,也就是虞舜同父异母的亲弟弟。此人游手好闲,品行恶劣。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第一》一文中,引用《尧典》用了这样一段话做记载:“舜父瞽叟顽,母嚚,弟象傲,皆欲杀舜。舜顺适不失子道,兄弟孝慈。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在侧。”
这段话什么意思呢?常言道:“娘满父亦满”。即是说舜的母亲死后,他的瞎眼父亲为他娶了一位“满后娘”,此人尖酸刻薄、极端自私,总想唆使瞽叟将前妻之子杀害,以便其子象能独继家产。瞽叟为人愚顽,听信其奸,一家人总想加害虞舜。而舜是古今最大的孝子,在一家人谋杀他时,总会想办法躲开;然后,当一家人需要他时,他又总能随时都在身边,任其支使。
这就是司马迁所记载的舜的孝道,在各典原文的意思对照比较中。我们没有听说、也没有看出这种顺孝父母之道,有什么“愚忠愚孝”一说。这是很值得今天那些践踏祖宗文化、专骂祖宗孝道是愚忠愚孝,只能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不肖子孙好好思索的。做人连天良老子都不认,专会骂祖宗,说他当官能为民,就是把水说的能点灯,只有鬼才信。这就是人性的不变之道。
虞舜名曰重华,他的爷爷名叫桥牛,桥牛的父亲名叫句望,句望的父亲名叫敬康,敬康的父亲名叫穷蝉,穷蝉的父亲名叫颛顼,颛顼的父亲就是昌意。昌意就是轩辕黄帝的第二个儿子。黄帝去世后,由其孙颛顼继位,是为颛顼帝。历史上著名的逐鹿中原,平叛蚩尤,就是在颛顼帝手中完成的。后才有炎黄二族合二为一,一统天下的局面。所谓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历史就是这样传承下来的。
不过,此时的舜,已然是贫穷的农夫一个,就如今天的普通老百姓一样,哪个又不是炎黄的子孙后裔呢?所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连陈胜吴广都知道。所谓富贵有种,那不过是后代专制皇帝,用以编出来骗人的屁话。因此,远古帝王代表天下,都是炎黄子孙,做为人君只能以德取,才能“允执其中”的处理好整个华夏民族的共同利益。因此,他们教人首先学会孝道仁爱,这叫“修身”,也叫“修道”。只有这样,然后才能“齐家”,齐家就是和睦家庭。只有能够和睦家庭的人,然后才有爱心去“治国”,从而“平(治)天下”。伟大的虞舜就是这样的楷模。孔孟之道的“修、齐、治、平”原理,就是从这里总结出来的。

舜对父母的孝道在他二十岁前就已天下闻名。只是那时一家人迁徙频繁(有点像今天,为了生活,人们四处奔波,当时的交通应该很发达,绝不是像今天推想的很原始那么回事,但文献中没有详细说明)。少时他在历山耕过田(注:历山,据不完全统计,今天自称是舜耕过田的历山,在全国不下20来座。其中北至黄河逐鹿,南至浙江上虞,西至山西永济,东至山东济南,现已无从确定),后又在雷泽打过鱼(注:雷泽在今山西永济市首阳乡),在黄河岸边做过陶器,在寿山做过各种家用器物(注:古之寿山所在地不详,福建有一寿山村,盛产寿山石),在负夏跑过买卖(注:负夏在今濮阳),也就是今天说的经商贸易。

而他所到之处,人们无不为其孝道仁爱所感化,从而以他为榜样。耕地的不争界限,打鱼的相互推让渔猎资源,做陶器的精益求精,不让烧制的陶器有丁点砂眼气孔,就怕贻害他人,做生意的只肯收取十分之一的辛劳费,不赚黑心钱。于是,他所到之处,人们无不受其恩惠和影响,大家争相与他择邻而居。都争相体会天道生生之善,天心生生之良,相互慈祥友爱,伦常秩序井然,社会大同和谐。久而久之,人们便一传十,十传百。他所到之处,一年成村,两年成乡,三年就成了城镇。这些分别都在《尚书》《史记》《吕氏春秋》等史书中有记载。
于是,舜在三十岁时,尧帝问谁可治理天下?他向身边的大臣咨询,问四岳哪位堪称继位?四岳均称德薄不敢。又问,天下老百姓中有谁可孚众望?四岳异口同声回答:“民间有一虞舜,是‘盲者子,父顽,母嚣,弟傲,能和以孝,烝烝治,不至奸’”。“烝”是“众”的意思,“烝烝治,不至奸”就是人们都学他的为人,再没有奸宄的现象出现。于是,尧就把他的两个女儿下嫁给虞舜,让她们观察舜的德行是否同大臣们描述的一样?同时让九个儿子也与他往来相处,用以观察虞舜在外是不是有如此大的为人影响。
当时,舜住在妫水岸边,娶妻后在家做事就更加谨慎,尧的两个女儿也不敢以出身高贵而慢待公婆和小叔。九个儿子也跟舜学到诚笃忠厚。待虞舜的一切德行都得到了证实,尧便赐给舜一套柠麻纺织的衣服,这在当时只有王室可能有,同时赐给一张琴,还为他建造仓廪,储藏满仓粮食,赐给大量的牛和羊。只是均不知道,这一切都是尧王所为(包括虞舜,我们可按情理推想)。其父母兄弟,还以为是个大户人家,爱上了他那为人孝顺而憨厚又乐于助人的儿子。
于是,一家人避开虞舜又生殆心。当时建造的仓廪不是今天的仓库,而是用黄土夯一道大圆墙,比大家今天看到的蒙古包高,一般高两至三倍,把粮食囤积仓内,顶端盖上茅草,粮食放在里面储存,风雨和蚊虫进不去几年都变不了质。文革时,很多生产队的粮仓仍都是这样的。当舜在仓廪顶上盖草时,瞽叟和象便在地下放火,打算把舜活活烧死。舜用两个斗笠做降落伞,方才逃过一劫。一计不成,他们又让舜挖井取水,舜已然谨慎留心,他在把井挖到深处时,挖好一条地下通道。果然一次下井,瞽叟和象就往井下填土,打算将舜活埋。不知舜从事先挖好的通道中逃生。
父子两满以为大功告成,象就跟父母开始瓜分舜的财产。象说“最早这个主意是我出的,当时说好两个嫂嫂归我,还有那可爱的琴。至于牛羊和粮仓都归父母所有”。于是便跑到舜的家中,拟欲强占嫂嫂,路过大厅看到琴,便得意的弹将起来,哪知虞舜早已回到爱妻房间。舜出堂屋去看望象,象十分惊愕,然后故作镇定撤谎说“我适才想哥想的心发慌呀,故弹琴以抒衷肠”。舜说“是呀,你对兄弟情深,我很感谢”。舜并不以此为芥蒂,依然孝敬父母,亲爱弟弟,而且更加恭谨。且常常为自己不能取得父母的欢欣,每每暗自伤心落泪。
当尧知道这些事后,才肯向其全家人公开自己这个亲家的身份(文献没有这样说明,但情理喻于判断之中,这就是祖宗文化──文言记事的高明,举世没有一种文明可比。只是我们今天不珍惜继承罢了)。以后,如果再有加害舜的事,给他们一百个胆,肯定也不敢再干了,必是情理中的事。所以历史没有记下他们全家人的后恶。由此看来,舜受到的非人待遇,只会比“山西黑砖窑”的童工更凄楚。可那是生身的亲情,难道就不该孝顺吗?难道就该以牙还牙的杀父不成?所以说,孝道最终必能感天动地,因为它是“仁(人)之本与”。(《论语─学而》)因此,在我远古的道统文明时代,人们都知天理,绝不是今天的社会唯物是争、唯利是争,很多人父不慈而子不孝,人们没法可设。
经过如此考察,于是尧决定让舜参与理政。管理百官,接待外交宾客。所授之事,虞舜无不出色完成。首先理顺五德,五德就是金木水火土,人离此五德不能生存,同时,它对万物“生生”的生克制化必须平衡。体现在人事上就是忠、仁、诚、节、勇。昔者高阳氏族的后裔中有八个贤德之人,世称“八恺”:高辛氏族的后裔中也有八个贤德之人,人称“八元”,其实他们皆为黄帝的子孙。“此十六族者,世济其美”,尧有遗贤,没能举用。于是舜让“八恺”司管土地,大抓农业生产;又让“八元”总理文化教育,“布五教于四方”。这五教便是我万年道统文化的伦常内容:一曰“父义;二曰“母慈”;三曰“兄友”;四曰“弟恭”;五曰“子孝”。所以通人性,社会政通人和,“内平外成”。然后再以有教而诛,天下莫不敬服。
反过来,远古帝鸿氏的某一后裔中有不肖子孙一个,不讲仁义道德,贼害他人,专好行凶作恶,天下谓之“浑沌”;少昊氏的某一后裔中也有同样不肖子孙一个,坑蒙拐骗,不讲诚信,专说歪理,出口就伤人(今天的现实中到处都有这样的人)天下人谓之“奇穷”;还有自己本族颛顼氏的后裔中也有不肖子孙一个,横不讲理,巧取豪夺、无可教训,天下谓之“梼杌”:另有古之缙云氏的后裔子孙中也有不肖子孙一个,专好行贿受贿,贪污腐化,天下谓之“饕餮”。当时国人称他们为“四凶”(今天的社会,很多人也可对号入座)。因其累教不改,舜将此四家族,一并流放到边远荒蛮之地去开荒。于是天下敬佩,朝纲理顺,人与人之间非常亲善,和和美美,伦常秩序井然。
在《尚书──尧典》中明确记载舜的功绩:“慎徽五典,五典克从。纳于百揆,百揆时叙。宾于四门,四门穆穆。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呢?这意思是说“舜慎重对待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伦常,没人不肯顺从;让他总理百官,百官无不承顺;他在明堂四门迎接四方宾客,宾客无不肃然起敬;让他担任守林的山官,暴风骤雨不会使他迷路”。总之,在他身上体现出的美德,就是人性通天性、天性通人性。你说这样的天性人性、人性天性,天下谁人不需要、又有谁人不喜欢?是谁说这不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呢?岂是而今知识越多,人性丢失越多,甚至根本不予承认呢?
所以,经过了多年的考验,尧对舜的德行十分满意,决定禅位于舜,让他总理政务。且对身边大臣挑明,他死之后,绝不要让自己的不肖之子丹朱继位。为什么呢?尧把其中的道理跟大臣们说的言清语白:“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总之,“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这是多么伟大的圣德圣心!这后一句话既是对当时的大臣们而言,更是对虞舜日后禅位的训导,也是对子孙万代的训导。
八年后尧崩,舜为之守孝三年,然后仍礼让尧的儿子丹朱继天子位而理政。自己搬出皇宫,看天意是否见允。可老天通过人性来说话,天下人只愿归舜,百官只肯向舜汇报工作,人们不去皇宫见丹朱。舜不已只得顺民意而理天下,这就是古代圣君──王权天授的道理由来。孟子把这段历史讲解的非常明白,这叫做“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语出《尚书》)天怎么会视、又怎么会听呢?因为天创生了人性,人性说话不就是天在说话吗?所以天性的认可是透过人性的认可来默许的。这就叫天视自我民视,“自”是“来自”的意思。于是,我们的文化把这种能代表天下利益的大德之人,形象的称谓“天子”。这也是从孝道引仲出来的,因为只有“天子”才能体天心生生之慈、体天良生生之善。慈善不就是父母之心吗?儿女不就是这样体会的吗?所以,丹朱也不得不心服口服。
这跟后来被伪儒歪曲了的君权神授,专为专制帝王找独裁的理论根据,完全不是一回事。也与今天的批儒者只会胡说八道,“天子”是封建迷信的骗人说教挨不着边。今天的时代,人们无不希望这样的“天子”再现,这样的圣人再产生。但它的前提是国学回归,道统修复。也就是说对我中华文化的天地人道,必须正本清源,从而教化天下,人们才知古之圣君所以然,古之天子所以然。人们才能希贤希圣而修德,从而再出圣贤。而绝不是去让专制后的封建制度重新再演。
可正义的“封建制度”恰巧相反,所谓封疆建土,它只能是民有人权的“封建”而已,民有其实的“封建”而已。即还人人能得分“封”养生的土地资源,从而能够“建”家立业之正本,用以彻底消除历史的土地垄断中一切人类社会的罪恶与腐败。试问,所有人类的历史,有哪一种腐败和哪一次战争不因土地生生资源的不公或者攫取而引发?而今的腐败之根,说到底,难道不就是土地资源的审批、流转不能以民为本而造成?
所以,正义的“封建制度”和被歪曲后的“封建制度”完全不是一回事。它比西方才有的“奴隶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不知要文明多少倍,不知要人权多少倍?可我们的现代教育,压根就忘了自己的文明本质,只会跟学洋人、批判封建。而我们的历史,根本就没有“奴隶社会”和“资本主义”这两种社会形态。凭什么去向洋人的历史套?咱们的祖宗生下咱们就没有这个基因。
到春秋战国时期,正义的“封建”秩序,已然礼崩乐坏。但任何人仍然都可以找君王面对面的讲道理。除非跟今天绝大多数的人不愿跑业务一样,嘴不会说,怕见生人除外。这不就是远古的“封建”必须“以人为本”,讲“人权平等”才能做到的吗?毛遂何许人也?苏秦何许人也?张仪何许人也?真是举不胜举。更何况“舜发于畒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孟子》)这些人不都是今天的劳动人民、即普通老百姓吗?
可自秦至今,我们又谁听说过还有这样的人权平等,希贤希圣呢?这就是正义的封建与专制的封建,两者完全不同的甑别。我们怎能开口闭口就骂所有的道德文化不好、道统文明的封建?翻遍世界文明史,也只有中华文明的远古历史,才有这种人性文明的历史记载和传说。千万年前就有人类,人性与生俱来。什么原始进化,全部都是跟着洋人胡扯。只有生存工具的制造手段不同而已。对欲望的收敛与张扬的教化不同而已。
总之,只有孝道可以感天动地,因为它是人性文明之根,因此舜德万世景仰。孔子2560年洋元20093月于武汉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wechat_share!!wechat_share!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环境保护网 ( 湘ICP备11011689号

GMT+8, 2024-4-25 23:09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