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论坛 - 中国环境保护网

 找回密码
 成为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877|回复: 0

藏族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的环境保护分析

[复制链接]
扬州一怪姚大鹏 发表于 2018-1-3 10:3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 要: 每一个民族都具有其独特的适应环境的文化,藏族传统生态伦理所蕴涵的生态技能和生态智慧,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千百年来已经渗透进人们的精神领域,给社会道德、风尚习俗及行为规范都带来根深蒂固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比一般的村规民约更具约束力和可操作性。在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生态伦理作为针对人类生态行为的道德规范,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文从藏族传统生态伦理思想溯源、思想的形成及其与民间传统文化和习俗的关系等角度,来分析了藏族传统伦理思想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中国论文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2-0073-02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森林面积锐减,淡水资源日益减少,空气质量破坏等,诸如此类,正日益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生活。因此如何审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已成为世界性的议题,在人们生活质量下降的同时,人们也更加关注环境的变化和生态问题的解决,所以对于环境问题的治理迫在眉睫,生态伦理应运而生,指导生活实践,规范人们的生活习惯,同时,藏民族的独特的生态伦理思想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更加现实的昭示人们,西藏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的意义和价值。藏民族的生态伦理思想主要来自部落法规,生活禁忌,宗教思想(包括藏传佛教和苯教),其内容包括珍惜生命,尊重自然等[1,2]。挖掘藏族传统伦理思想,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持生态健康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都有积极意义,特别是其与现代生态文明的接轨,将更好的服务于环境改善和生态治理。
  一、藏族传统生态伦理思想溯源
  藏族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的由来,可追溯至吐蕃以前。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的保护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古而今,西藏,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却生活着二十几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文化的融合,而其最深刻的,最有内涵的,最久远的当属藏传佛教文化和苯教文化,同时这两种文化也成了藏族传统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3,4]。西藏民间流传着许多神话传说,其中好多关于自然的的神话传说反映着藏族人名对于大自然的初步认识,涉及到生态伦理思想的起源,道德规范和道德思想等多个范畴。就像《斯巴形成歌》 、《斯巴宰牛歌》讲述了大山、平川和河谷等的形成;《西藏王统记》中有记载西藏原来为汪洋大海,后来流入“贡吉曲拉”山洞中,陆地方显的神话,特别以吐蕃的四大山神体系(东方的雅拉香波山神、北方羌塘的念青唐古拉山神、南方的孤拉葛日山神和西方的诺金岗桑山神)为核心的神话传说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5,6]。这些自然伦理思想生成学说,尽管处于无法考证的传说阶段,但却也是藏民族生态观念的自然反应,它反映了藏族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的自然的认识,对改变自然的意愿和信心,同时也反映了对自然的依赖。
  二、藏族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的形成
  1.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藏族人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强烈依赖
  藏族历来因其独特而富有魅力的历史文化底蕴而备受世界的瞩目,越来越多人把那些因为藏族人世代居住繁衍而灌注了藏族人精灵的土地视为圣地,这其中,不仅仅因为自成一体而又神秘精妙的藏传佛教,也不仅仅因为藏族人生来燎亮的歌喉和曼妙的舞姿,更不会只是因为那苦寒而又严酷的高原景致。‘怪地”蕴含的是一种远达天际而又进绕眼前的人伦精神。对于藏族人而言,这种精神表现为一种面对艰苦自然环境的淡然和洒脱,还有一份相信万物平衡的虔诚和对于自然给予与接纳的感激。而这种精神又恰恰是地处富饶鱼米之乡的人们所不能比拟的。
  1.1藏区的地理环境状况
  藏族的地理分布,在唐朝时期就已形成,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及四川西北部、甘肃南部、云南迪庆地区在内的青藏高原是藏民族繁衍生息的地理范围。[2]这些地区多见高山雪岭、高原湖泊,以及纵横无数的大小江河、茂密的原始森林,虽有着蕴藏丰富的物产资源和珍稀多样的野生动物,但作为人类生存居住环境来说,藏区仍然算是未受现代工业侵袭的一片净土。
  首先,藏区大多高海拔、低气压,空气稀薄。以占藏族人口一半以上的西藏地区来说,那里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因而气压很低,空气密度随海拔的增高而减小,每立方米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也随之递减,海拔3000米时的含氧量相当于海平面的73%上下,4000米时约为62%一65.4%,到6000米以上则低于52%,因而会使人呼吸困难或大脑缺氧,并因而产生一些相关的疾病[7]。其次,严寒干燥的高原气候特征鲜明。与沿海及内陆地区相比,西藏多数地区气温偏低,拉萨、日喀则的年平均气温比相近纬度的重庆、武汉、上海低10-15℃。阿里地区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方,盛夏8月白天气温仅为10℃左右,夜间气温甚至会降至0℃以下。第三,与少量的耕地面积相反,藏区蕴含着丰富的能源资源,其中最主要的有水能、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8]。青藏高原上的巨大山岭孕育着现代冰川,冰川融水又发源出条条大河。第四,藏区草场面积广阔,原始森林分布广泛,大小湖泊更是星罗棋布,这些都为藏区动植物的多样性提供了天然条件,使藏区成为一个巨大的动植物王国。
  1.2藏民族对环境强烈的依赖性
  现代社会的人总是在对自身与自然的关系上缺乏自觉感,也就是说,大多数现代人并没有足够认识到人类对于自然的依赖。对于藏民族来说,“人类高于自然还是自然高于人类”这个被整个工业社会纠结的问题并不足以成为问题,因为藏民族生来热爱自然并且深深地依赖着自然,这是他们由来已久的认知,并且表现在方方面面中。
  首先,藏民族的传统生产依赖于生态环境,生产方式由生态环境决定。在传统社会里,藏族的生产活动主要以畜牧和农业为主。这是环境决定的,同时也正因为此而更加依赖于环境,因为藏区的高山湖泊虽多,但因为高原气候带来的高寒和严酷都不利于人类在高山上和湖泊中进行长期稳定的物质生产活动,可以说藏区广裹的草原为藏民的畜牧生产提供了先决条件,也成为了严酷的高原环境给予藏民族的巨大馈赠[9,10]。因此,藏民族在农业和种植业收获之际,一方面感怀大自然的赋予,另一方面则更加依赖于这种赋予。   其次,是生活上的依赖。其实人类的生活仅就饮食一项就离不开自然,必须依赖自然的给与,但是抛开自然界食物链直接影响生存与否的理论不谈,如果说生态环境决定了藏民族的生产方式,那么藏区的生产方式无疑又决定着藏民族的生活方式。因为生态环境的特殊性而产生的特殊的生活方式必定反过来紧密依赖着生态环境所提供的各种条件。从藏族的服饰、居所、饮食等等方面都能找到这种依赖的表象。比如动物的皮毛,藏族人通过向自然生物索取皮毛来达到抵御自然寒冷的作用[11]。还比如耗牛的粪便,耗牛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食物、方便、各种生活原料,于是人类开始蓄养耗牛进行放牧,于是大量的耗牛粪便产生。一方面,耗牛粪便为经过放牧的草地生态系统补充了养分;另一方面,牛粪成为青藏高原上的重要燃料,数千年来游牧藏族都一直用它烧茶、煮肉、取暖。其实这本身就是一种人类与自然界进行交互作用的链接,同时也是人类依赖自然而得以存继的说明。
  第三,藏族对于自然环境有着精神上的依赖。藏民族因为环境条件的限制而从生存的角度来体验和认识自身栖居的自然,这不但使得自然环境在藏族人心目中被赋予了丰富的生命意义,不再是静谧冷峻的独立的客观,更使得藏民族将自己的精神世界也向着高原上的山脉湖泊、矿藏物产、风云变幻、动植物的分布与繁衍等等相联接。
  2.民间传统文化和习俗对藏族生态伦理形成的促进
  2.1民间文学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藏族的神话和传说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反映出藏族先民对各种自然现象的朴素认识,表现了人类在自然界中为生存而斗争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著名的有以人类起源等题材为主的神话如黄南藏区流传着《称猴变人的故事》和叙述神牛与先民婚配,衍化出民族部落的《年保山神的故事》[12];还有对宇宙和自然进行阐释和定义的神话故事,如流传在甘青藏区的《斯巴宰牛歌》,通过对答歌形式,用牛身上的各个部位解释天地、山川、森林、河流等自然现。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藏族人民认真观察各种自然现象,并按自己的认识和意愿加以解释[11]。因此也还产生出许多饶有趣味的风物传说,如《通天河的传说》、《昂欠苏莽山的传说》、《青海湖的传说》等[13]。这些传说,往往饱蕴藏族人民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家乡的赞美之情。
  2.2藏族丧葬风俗中的传统生态伦理形态
  流行于藏区的天葬习俗与其他民族相比有很大区别。可以说,藏传佛教在藏区的宗教地位确立并逐渐发展以来,藏族的丧葬习俗很大程度上也被赋予了佛教的意义和内涵[14]。而这些综合了地理环境因素的丧葬方;式的选择,事实上表达了藏族人在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对生命的看法和感情,客观上降低了大多数藏民在丧葬上的耗费,减轻了劳动人民的负担,并且同时也直接参与了自然生态循环,既节约了藏区土地资源,又有利于保护草木生灵。
  藏族人通过天葬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联系得更加紧密,就像当地人特有的生活方式与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相适应一样,天葬也是藏族同胞人与自然处于相协调发展的一种特有的生活方式。而且天葬极大地节约了土地资源,与现在正提倡的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新丧葬形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既满足人们慎终追远的要求,又兼顾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15]。
  除此之外,可以基于生态角度看出,之所以会有火葬、天葬、水葬、土葬的区分,等级差异是一方面原因,但同时也是根据藏区内地域环境的不同而进行有所适用的选择,所以也可以认为这些葬俗是藏民族将自身生死归宿融合于自然环境并找寻自然途径的一种表现。
  三、藏族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的环境保护功能
  1.对保护生态环境的现实意义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宗�R巴伦理,指导人们保护生态环境免受破坏。宗�R巴指出,作为自然生命体之一的人类必须尊重生命和自然万物的固有价值。由此看来,宗�R巴的生态伦理思想,对于西藏生态伦理思想的形成有其必然的意义,同时,对于现代生态环境的治理也有现实意义。虽然,其思想有迷信之说,但其对于西藏的环境的恶化和高原珍稀物种的保护都有积极意义。其慈悲精神和生命平等观对待万物的思想,减少了人类对万物生灵的破坏与屠杀。人类没有主宰和随意杀害动物的权力,否则就是犯下重罪,宗�R巴这种积极不杀生理论和护生的伦理观与佛教宗旨是完全一致的。对后世的伦理观的形成十分重要。
  2.对一切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的保护
  在当下,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极度破坏,究其原因,主要是人类中心主义作祟,导致资源过度消耗,森林、草地面积锐减,淡水供应不足,湿地净化能力下降,自然恢复力入不敷出。要克服以上问题,必须将人与自然和人与万物的关系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即万物平等的生命平等观,只有这样,人与自然才可持续发展,自然万物才可得到应有的尊重。而藏族传统的生命平等思想,正是基于这一人性与自然的结晶,对于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藏族传统的这种和谐共生思想,重新确认了自然本身的内在价值,是人类与其他生物成为一个共同生命体,从而有助于我们克服“物质至上”的生产消费观所导致的种种弊端。
  3.有利于尊重生命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态科学要求对地球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这不仅是对人类与各种生命形式和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的一种生物科学管理上的要求,而且也是保护生态系统和基本生态过程的环境道德上的要求目的是在向当代人提供最大利益的同时,保持满足后代需求的潜力。藏族传统生态伦理同样强调保护生命、戒杀戒恶,目的虽以行善积德为主,但其理论依据在于强调万事万物的联系性和平等性。一方面,藏族传统生态伦理强调人类的发展必然依赖于自然,任何一个物种的消李都会最终引起对人类的灾难。另一方面的强调则在于,以生命本身而言,人类的生命并不高于其他生命,生命在自然中是一致的平等,因此维护自然界生物多样性是尊重人类自身生命的终极体现。
  4.对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积极影响
  可持续发展,系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还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这种基础支撑着生态抗压力及经济的增长。   藏族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由于基于藏传佛教关于“节制生活”、“消饵物欲”的道德操守的要求,而逐渐在藏民族中形成了有节制的、朴素的生活态度。这种生活态度直接造就了藏民族对自然的索求方面的节制。一方面,生态伦理思想从自然内在价值论与自然权利论的角度出发为可持续发展价值观提供了合理性证明,通过对人与自然间伦理关系的确定、道德原则规范的制定及对人类道德境界的全新注释,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道德观支持,而对待自然平等的原则恰恰是藏族生态伦理价值的核心理念。另一方面,生态伦理思想中的“生态公正观”不仅仅指每一个人对自然的权利,更加重要的一点是指“今世”和“后代”在环境和发展方面的公正,这也正是可持续发展观的“既满足当代人又不危及后代人的发展需要”之意,这和藏族传统生态伦理中强调重视长远利益而并非眼前快乐的思想正好是一致的,都是在强调当前和未来之间的公正,也就是发展的可持续性。
  综上所述,藏族生态伦理思想形成于其特殊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环境,形成于人们与自然相互的作用和反作用,是人们对自然依赖和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的长期实践中而形成的生态伦理文化。在当期经济高速发展,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情况下,藏族传统伦理思想,对于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的长期发展战略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其对生命的尊重和对非生物资源的保护的思想对资源过度耗竭、生物多样性锐减有现实意义。可持续发展要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处理好现代人和后代人的关系,将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相结合,创造生态文明和社会文明、经济文明的共同发展和和谐进步。藏族传统伦理思想是适应时代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思想,是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手段和方法,应得到重视并纳入生态评价的标准,尽量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减低环境风险。
  参考文献
  [1]罗秉祥,万俊人.宗教与道德之关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83.
  [2]方立天:《佛教生态哲学与现代生态意义》,《文史哲》2007年第4期.
  [3]弘学:《净土探微》,成都巴蜀出版社,1999年版.
  [4]孛-吉尔格勒.游牧民族传统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J].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81-83.
  [5]宗喀巴.华锐译.菩提道次第广论(上卷)[M].内部流通本。王冬:《宗喀巴的佛教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江苏,南京大学.
  [6]丁玲辉:《藏族传统文化伦理道德思想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意义》,《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熊坤新.民族伦理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243.
  [8]才让.藏传佛教慈悲伦理与生态保护[J].西北民族研究,2007,4:32-40.
  [9]措那巴・西热桑布.《律藏注疏》.载《佛学基础原理》.甘肃民族出版社,1997:104.
  [10]范航清.生态平衡概念的人类生态学思考[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89,(1):25-28.
  [11]刘俊哲等.《藏族道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5).
  [12]刘雨林.论西藏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29(12):5-7.
  [13]刘勇.藏传佛教的功能及其实现过程分析[J].中国藏学,2007,(3):9-13.
  [14]刘欣荣.制约西藏经济发展的宗教思想分析[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8(1):52-56.
  [15]路纪琪.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城市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9(3):62-6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环境保护网 ( 湘ICP备11011689号

GMT+8, 2024-3-29 19:4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