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论坛 - 中国环境保护网

 找回密码
 成为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垃圾处理] 看似简单实则繁杂 垃圾分类之路依旧漫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loyalloyal 发表于 2017-6-26 15:47: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垃圾围城”到“垃圾围村”,这是当前无法回避的一个生态环境问题。从我国垃圾处置现状来看,作为最主要处置方式的填埋越来越受到容量、选址、二次污染等因素的制约,实行资源化处理的确是一条新路。然而,实行垃圾分类呼吁多年,梗阻发生在哪些环节,还需要有关部门拿出相应对策。

看似简单实则繁杂 垃圾分类之路依旧漫漫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变革,也是对垃圾实行有效处置的科学管理方法,兼具社会、经济、生态等多方面的效益。尽管早在2000年,北京、上海等地就被确定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但17年过后,垃圾分类的效果仍不尽如人意。
  垃圾分类推广难
  究其原因,除居民垃圾分类意识不强、没有养成垃圾分类习惯外,也与后端处理处置设施和技术难以跟上、经济条件和管理水平存在差距、地域联动和长期规划存在问题等直接相关。具体而言,主要归结于三大原因:
  其一,居民个体的内在因素,包括对垃圾分类知识掌握程度低,对垃圾分类抱有抵触态度等。其二,垃圾分类制度本身存在问题,虽然有些居民预先做好了分类,但市政部门回收时却依然将垃圾合并处理,“一锅烩”的后期处理直接挫伤了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进而造成恶性循环。其三,垃圾分类的配套制度不完善,比如奖惩制度、宣传普及等等。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总工程师徐海云说,开展生活垃圾分类17年来,人们垃圾分类的意识得到了提升,对垃圾分类的系统性认识有了普遍提高。但不可否认,很多人说垃圾分类搞了这么多年,进展不明显,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根本原因是以往我们没有搞清楚为什么要搞垃圾分类、具体分什么,目标与途径都不清楚。
  强制分类在路上
  今年3月底,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发布《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从6月起,国内46个城市将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
  当然,强制只是手段,推动所有人把垃圾分类内化为自觉意识、外化为实际行动才是目的。垃圾分类关系到人的行为模式、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运转方式的重大转变,是一项系统工程。把强制措施精准定位到前端分类与后端回收、利用、处理各个环节,把不同责任主体都纳入到精细化管理的系统链条中,最大限度地规范取证与执法,垃圾分类的效果才能最大化。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固体废物处理与环境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刘建国援引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要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他强调,分类处理系统各个环节必须配套衔接,形成高效顺畅的系统。分类投放是居民责任,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均是政府责任。目前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较低、准确率较低,已成为制约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效果的突出问题。
  路漫漫其修远兮
  说到强制垃圾分类这件事,就不能不说说我们的邻居日本。当然,日本也不是从一开始就形成了垃圾分类的传统。上世纪六十年代,日本经济腾飞,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环境污染,日本政府痛定思痛,决定出手整治,七十年代,垃圾分类政策就出台了。在日本实行垃圾分类的初期,仅仅将垃圾分为可燃烧与不可燃烧两类,而发展到如今,日本垃圾分类的细化程度和复杂程度早已远远超出最初的设想。
  垃圾分类看似简单,却是一项庞杂的社会工程、系统工程,涉及收集、运输、投送、处理、回收等众多环节,任何一环脱节,都可能前功尽弃。因此,想通过一两次整治就达到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目的的想法,显然是不现实的。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总之,落实垃圾分类还有很长、很艰难的路要走。希望各地方政府能在垃圾分类中合理应用“甜枣”和“棍棒”,一步一个脚印地切实将分类之路走下去。也相信在"甜枣"和"棍棒"的共同作用下,垃圾分类将不再只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wechat_share!!wechat_share!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环境保护网 ( 湘ICP备11011689号

GMT+8, 2024-6-26 20:2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