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论坛 - 中国环境保护网

 找回密码
 成为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别忽视儿童抑郁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扬州一怪 发表于 2018-9-26 20:58: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儿童抑郁症是指以情绪抑郁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因为患儿在临床表现上具有较多的隐匿症状、恐怖和行为异常,同时由于患儿认知水平有限,不像成人抑郁症那样能体验出诸如罪恶、自责等情感体验。

儿童抑郁症在过去很少诊断,甚至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就没有儿童抑郁症这一名称,近年来就诊患儿逐渐增加。儿童抑郁症多发生于青少年期,少见于8岁以下者,但在婴儿期可出现一种特殊的抑郁症,一般女孩较男孩多见。国外儿童抑郁症的发生率为3%~5%。儿童抑郁症的症状除表现情绪低落外,可以较多地表现为多动、攻击性和冲动性等行为变化,并有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各种躯体不适等症状。

引起儿童抑郁症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因素、学习压力、生物学基础和遗传因素。1.社会因素  多数儿童病前有明显的心理应激事件,如丧失亲人、父母不和、缺乏家庭温暖,给儿童过多的惩罚,虐待,抛弃等。2.学习压力  大体上说,每一种学习障碍均会促使情绪困惑,每一次失败都会使儿童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使自己的信心动摇,并感到沮丧和忧愁。而这些情绪困惑又进一步地影响学生的学习,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有些学习成绩一贯很好的儿童,由于考试成绩差或学业失败,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也可发生抑郁。3.生物学基础  研究证实情绪抑郁有一定的神经生物学变化基础,其中最主要的是大脑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含量的减少,同时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甲状腺的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关。睡眠脑电图也可显示儿童抑郁症患儿的总睡眠时间减少,觉醒时间增多。4.遗传因素  据统计,约有半数抑郁症患儿的父母中,至少有一人患过抑郁症。在原发性抑郁症中,其亲属患病率颇高,在父母兄弟姐妹中达14%,在伯叔姨舅中的患病率达4.8%。虽然说抑郁症可能与遗传有关,但还没有证据说明儿童抑郁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

一些家长以为,抑郁症只是现代社会中大人们易患的疾病,自己的孩子还是个学生,怎么也得了这种病呢?其实抑郁症不分年长年幼,这些年更趋向低龄化,在大、中、小学生中都较为多见,而且又各有特征,与非病理情绪行为具有相似性,往往令人难以分辨。家长、老师及非专业人员,如果发现孩子有下列情况,并持续了一定时间(3个月以上),脑子里就该多一个问号:他们是否患了抑郁症?

儿童忧郁症通常可分为急性忧郁、慢性忧郁、隐匿性忧郁三种。

急性忧郁

这一类儿童发病前常有明显的精神诱因,如父母突然死亡,遭受意外灾害,或因病住院而离开父母等。这类儿童病前精神正常,发病时忧郁症状明显,如整天流泪、动作迟缓、声音低、食欲不振、乏力、失眠、恶梦、日渐消瘦,常常独进独出,不与其他儿童交往,有时可流露出绝望感。

慢性忧郁

这一类儿童过去常有与父母多次分离的经历,或有其他的精神创伤的病史,但并无重大的突然的诱因。病前适应能力差,忧郁症状呈逐渐加重,表现为胆小、害差异、容易受惊、不合群、学习成绩下降,睡眠少而浅。检查时可发现其行为退缩、表情淡漠,并有厌世观念和自杀企图等。

隐匿性忧郁

这一类儿童的忧郁症状常常相当隐匿,多表现为其他方面的问题,如不听话、多动、执拗、反抗、攻击、不守纪律、学习困难、冲动捣乱或其他不良行为。也可出现头痛、呕吐、腹痛、腹泻、厌食、过食、大小便失禁等身心问题。多数儿童忧郁不明显,但有的儿童可周期性地出现忧郁症状。

   家长和老师要正确对待有忧郁状态的儿童

  1.要了解孩子的想法。要多关心他们,更重要的是要理解他们,对他们多加开导,让孩子把自己心中的积郁倾吐出来,想办法解决或合理地解释,使孩子满意。让孩子能从内心深处感到父母是他最亲近的人,是世上最疼爱他的人。这样,孩子的忧郁心境就会得到改善。

2.不要对孩子管得太多、太厉害。因为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权利和自由,他们往往对父母过多的干涉表示反感,家长们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3.孩子喜欢在同代人中寻找欢乐,寻求共处。要努力为他们创造一个愉快的环境,尽量安排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他们与同龄儿童的交往,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开阔他们的心理境界。

4.症状明显的忧郁症儿童,应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忧郁药物。目前常用的药物有氯丙咪嗪、氟西汀、帕罗西汀、西酞普兰及米氮平等。

5.儿童忧郁症有时伴有危及生命的消极言行,尤其是对于已有自杀企图或有过自杀行为的儿童,家长必须高度警惕,严密监护,以防其自杀。

必须强调,抗忧郁药物,尽管效果良好,但是服药后,一般要在两周后出现明显的疗效,约一个月才能控制症状。因此,在服药的最初阶段,仍须家长对患儿进行严密监护。此外,凡有自杀倾向的儿童,必须请儿童心理医生作较长期的心理治疗。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wechat_share!!wechat_share!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环境保护网 ( 湘ICP备11011689号

GMT+8, 2024-4-20 07:1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