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论坛 - 中国环境保护网

 找回密码
 成为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72|回复: 0

学校新思路新实践不少机制体系化长效化不足

[复制链接]
扬州一怪 发表于 2018-8-29 21: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学校新思路新实践不少机制体系化长效化不足
垃圾分类,孩子们动起来了

  专门接收同学们分类垃圾的“环保银行”、为全校学生提供选修课的“学生讲师团”、老师们自己编写的环保教材、从校内延伸到家庭和社区的垃圾分类回收体系……不久前举行的北京垃圾分类市民论坛上,来自北京、成都、南京等地的中小学校老师、学生,介绍了各自进行垃圾分类的新做法、新实践,让人眼前一亮。

  进入现代社会,垃圾与日俱增。做好垃圾分类是优化垃圾处理链条的重要环节。中央强调,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关系13亿多人生活环境改善,关系垃圾能不能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今年1月底,教育部办公厅等6部门印发《关于在学校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学校探索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工作长效机制和校内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贮存的管理体系。

  那么,如何让学校、学生在践行生活垃圾分类活动中先动起来?如何让这些行动、实践坚持下去并影响更多人?记者进行了采访。

  环保银行 学生当家

  在学校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工作,关键是要唤起同学们的积极性。

  在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洪安小学学生眼里,一栋写着“环保银行”字样的浅色房屋是个神圣去处,在里面“工作”的同学都要经过学校大队部的严格挑选,获得上岗证才行。

  环保银行旁边是一个垃圾分类站,里面摆着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其它垃圾等4个颜色各异的垃圾桶,银行收的就是这些东西。

  “学校两年前设立了对学校垃圾进行分类管理的环保银行,最大特点就是学生唱主角,校长也要受他们监督。”洪安小学德育主任何小燕向记者介绍说,环保银行工作小组由行长、副行长、财务、工作人员组成。行长负责环保银行各项环保活动的组织工作;副行长负责各小组分工;财务负责每月可回收垃圾变卖资金的管理;工作人员负责检查教室、办公室垃圾和厨余垃圾的分类情况。

  环保银行工作流程是这样的:每天,各班选派的“护绿”小组要清理本班的可回收垃圾,并对它们进行分类保管。到了周五中午,环保银行工作人员会对全校的可回收垃圾进行统一回收、称重、登记,并给每班发放相应环保币。同时,工作人员会对回收垃圾再进行分类。每个月,工作人员会将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召集到一起,现场监督变卖可回收垃圾,所得资金存入环保银行。行长将用这些资金开展环保活动,实现各班学生的环保心愿。

  何小燕坦言,起初一些老师对垃圾分类并不积极,被环保银行工作人员当着全校师生点名批评后,这种状况大为改观。

  对于不可回收垃圾,学校与一家名叫奥北的环保公司合作进行回收。对于厨余垃圾,学生们通过学习制作堆肥,将其作为学校菜园、绿植的肥料;剩下的厨余废油还被学生们做成了自制肥皂,应用于师生日常的清洗。

  何小燕说:“现在垃圾分类成了全校师生的共识,还带动了家长、周边社区居民的参与。我们成了全区学校的榜样。”

  一些学校则将垃圾分类作为学校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的重要一环。

  成立于2014年的北京明悦学校,是一所年轻的私立学校。从建校开始,学生们便用旧纸箱制作分类垃圾桶,回收塑料瓶、废旧电池、电子垃圾。

  厨余垃圾曾是令人头疼的一个环节。北京明悦学校校长谢康对记者表示,学校为此制作了厨余称重表,每天记录教职员工和学生们的剩菜剩饭量。为了减少厨余,学生们开始注意吃多少盛多少。剩下的厨余垃圾,学生们会在学校菜园里制作堆肥。目前,校园里建立了有机农场、校园养殖区、班级绿化角,植物肥料的主要来源是落叶及餐厨垃圾堆肥。

  此外,学生们还利用校园环保站帮助家庭、周边社区分类处理垃圾。每周一,师生会带着可回收垃圾回校。

  “垃圾分类的目标是实现学校在垃圾减量上的突破,但要真正改变每一个孩子和老师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依然任重道远。”谢康说。

  环保课程 学生为师

  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逐步建立包括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教育在内的生态文明教育长效机制也很重要。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南湾营小学,将推动生活垃圾分类的知识写进了教材。该校老师高林平对记者表示,两年前,学校曾邀请一些环保志愿者为三年级学生开展垃圾分类试点教学,发现一些专业词汇孩子们听不懂、一些深奥的知识孩子们不能消化,等等。为了让垃圾分类知识教育覆盖各年级,学校组建了教师团队,与一家公司合作研发校本教材《自然之声》。

  “编教材的工作整整花了11个月。”高林平说,前期,老师们要与上海的环保专家讨论框架结构,搭建有可操作性的教材体系。中期,老师们要分析垃圾分类教学方式、问题等。后期,老师要与幼儿教育专家细化语言,优化内容,将垃圾分类的意义、方式、策略以及在学习、生活中如何践行等知识进行详细阐述。

  学校还为此设立了环保馆作为授课场所。学生们可以在这里接受环保教育、学习《自然之声》课程、进行垃圾分类互动实践等。每学年,学生们要在这里上8节课,开年第一课就是环保课。

  同样是进行垃圾分类知识教育,北京五中则更进一步,把授课权交给了学生。

  在北京五中,说起学生社团“自然之子”环保社,学生们都印象深刻,因为很多学生都曾选修过由该社的“学生讲师团”讲授的环保课程。

  “一个学生讲师在课堂上40分钟的讲授,背后要经历多个40分钟的磨练。”如今已从北京五中毕业的王丹昊对记者表示,5年前开始,“自然之子”环保社成员主动承担起《废弃物与生命》《环球绿色行》《自然之子》《自然博物学》等校本选修课的授课任务。“最大的挑战是要完成由学生到学生讲师的角色切换,还要投入大量精力准备教案,和讲师们切磋,反复试讲、修改,课后还要自评、互评。”

  “这门课难点并不多,但是由学生自主授课,能让他们印象更为深刻。”讲师团指导老师董雁对记者表示,学生们因此制定了多互动、多实践的教学方案。

  垃圾分类的日常做法、蚯蚓堆肥箱制作、肥皂如何自制、天然手工润唇膏制作、环保酵素制作……由于课程内容贴近生活、关注热点,加之授课人同时是学生的双重身份,课堂教学气氛十分轻松活跃,学生反馈甚好。2015年,学生讲师团还受邀走进北京一些小学、社区,为小学生、家长、居民讲授垃圾分类知识和环保物品制作技术。

  随着学生们环保意识提升,如今,学校每周要组织两次垃圾分类回收活动。“光盘”光荣成为学生共识,塑料瓶回收机、分类垃圾箱成了标配。

  “环保活动留给大家的是快乐,而课程的重要意义是让同学们意识到环保责任,把理论运用到生活中,影响更多的人。”王丹昊说。

  内外联动 保障给力

  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环境保护意识,使学生从小养成勤俭节约、垃圾减量、低碳环保的行为习惯,其效果往往令人震撼。

  谢康回忆说,她在当老师时,给班里学生上完垃圾分类课后,都会要求学生积极影响他人。很多孩子将垃圾分类知识发在微信朋友圈中,请求父母、亲戚朋友点赞。“一学期下来,全班19个孩子,获得了6000多个点赞。也就是说,他们影响了6000多人。”

  不过,垃圾分类要真正做到从娃娃抓起也并不容易。当学生们行动起来后,如何确保这件事不会成为“一阵风”、一种运动式的行为?专家表示,这需要各个学校尽快建立起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协作机制、长效机制,不仅要让校内管理、后勤等部门动起来,也要联动校外社区、公司等资源。

  高林平介绍说,为确保垃圾分类工作体系化,南湾营小学建立起3种队伍:学生团队、教师团队、管理团队。学生团队是指在每班设置环保小卫士,负责班级垃圾分类和处理。教师团队是指成立由教师、班主任组成的垃圾分类教学团队。管理团队是指成立以校长为首的领导班子,学校大队委负责宣传、动员、效果监督,校总务处负责联系公司对分类垃圾进行清理。

  为保证学校的分类垃圾得到分类运输、处理,《关于在学校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住房城乡建设(环卫)等部门要支持本地区学校做好衔接工作,适应和满足学校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需求。

  一些市场化公司的加盟,正在补上这一环。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洪安小学学生们分类出来的一些不可回收垃圾、有毒垃圾,卖给了当地一家名叫奥北的环保公司。公司将垃圾回收后,再分类送往不同工厂,进行再加工。如今,公司不仅顺利运营,还能盈利。

  北京理工大学博士毛达对记者表示,垃圾分类管理机制建设需要长时间坚持下去,这需要学生、老师、学校、社会各界形成一些共同规范,并将其固化,“例如,各方应该做好垃圾分类相关服务的引导和软硬件设施保障工作,让法规、机制得以真正落实。”

  “老子《道德经》说,天之道,利而不害,意思是说自然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应该多开展传统文化经典教育,培养孩子们的垃圾分类意识。只有孩子们内心自律,才能由内而外接受垃圾分类的各项制度,实现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引领整个社会形成良好氛围的目的。”董雁说。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8-2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环境保护网 ( 湘ICP备11011689号

GMT+8, 2024-3-29 09:4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