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论坛 - 中国环境保护网

 找回密码
 成为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70|回复: 0

天人合一与黄河生态保护

[复制链接]
扬州一怪 发表于 2018-7-12 09:5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四届黄河国际论坛主旨演讲
(2009年10月20日)
董哲仁
(全球水伙伴中国委员会)

    [摘要] 天人合一是我国传统哲学中占主导地位的命题,儒家提倡“泛爱万物”和“仁爱自然”,道家提倡“见素抱朴”,“道法自然”,都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中国古代文明至今绵延五千年,得益于对水土资源的珍惜和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孕育了辉煌的中华文明。近半个世纪黄河流域经济发展和黄河治理的成绩为世人瞩目。可是,成就中隐藏着挑战,黄河巨变引发了生态危机。河流断流、水质污染、河流高度人工化和生物多样性下降,导致流域生态系统退化。近年来,黄河实施水量统一调度和调水调沙,对于遏制生态系统退化已经初见成效。河流生态修复的本质就是老子的“道法自然”。黄河生态修复任重道远,建议加强黄河生态监测网络建设;水文情势恢复;水污染防控;鱼类及栖息地保护;湿地保护和上游水电梯级开发规划论证等工作。

    “天人合一”是我国传统哲学中占有主导地位的哲学命题和思维模式。 “天人合一”作为一种古典哲学理论,可追溯到始于公元前11世纪的周代,究其源头,对于《周易》的阐发是这个思想体系发展的主线。最早阐述“天人合一”思想的是始于公元前5世纪战国时期的《郭店楚简.语从一》:“易,所以会天道、人道也”,意思是,《易经》这部书是会通天道和人道关系的书。不能研究“天道”而不涉及到“人道”,也不能研究“人道”而不涉及“天道”。这种思维模式即是“天人合一”。其后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由历代学者发扬光大,又产生了重要的学说。孔子提倡“天命论”,认为自然规律不可抗拒,在处理“人”与“天”的关系上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天人合一”成为儒家思想的基石。而老子主张“见素抱朴”,“道法自然”;庄子认为:“天地与我为一,万物与我并生。”则开创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另一大分支-道教哲学,道教哲学更侧重于人要顺应自然。总之,“天人合一”反映了人对自然界的认识,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一、“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哲学理念
    按照“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与自然对抗的力量,强调“知天”和“畏天”的统一。孔子在《尚书.大传》中以和子张对话的形式阐述“仁者乐山”的道理。孔子说:“夫山,草木生焉,鸟兽蕃焉,财用殖焉,出云雨以通乎天地之间,阴阳和合,雨露之泽,万物以成,百姓以食,此仁者之乐山者也。”在孔子的慧眼里,山可以生长草木,草木繁衍鸟兽和其它有价值的物质,调节气候和雨水,形成万物,使百姓有其食,有其用。孔子这一席话,形象地概括了山川河流在地球生命圈中作为生命的介质和载体周而复始生生不息运行的规律,描绘了河流湖泊生态系统的勃勃生机。自然界为人类创造了栖息繁衍和发展的条件。孔子也为我们描绘了上古时代中华大地上我们的先祖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安居乐业,其乐融融的景象。
    这种和谐来源于对自然界的尊重和敬畏。孔子讲“知天命”。所谓“天命”泛指自然规律。 “知天”和“畏天”是对立统一的。“知天”,指人掌握自然规律;“畏天”,指人对自然界要心存敬畏。“畏天”而不“知天”,是人类蒙昧时代神秘主义的根源。另一方面,片面强调“知天”而不“畏天”,则逐步形成了西方近现代的“人类中心主义”哲学理论。
     “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体现了对于自然“真善美”的追求,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在儒学中把“仁”作为最高道德准则,所谓“仁者爱人”,指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由于“天”滋养万物,抚育了人类,这体现了“天”的“仁”。人为天所生,与天具有血肉相连的内在关系,人也应该有“爱人利物之心”,所以儒家提倡“泛爱万物”和“仁爱自然”。人对于自然界的巨大恩惠要予以仁爱的回报。
    中国农业具有4000余年的历史,供养着众多的人口而地力经久不衰,其秘诀在于我们的祖先注重保护和爱惜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合理从事农业活动。
    我国历史上的著名水利工程,至今仍然给我们以智慧启迪。在长江流域,始建于公元前256年的都江堰工程是体现“天人合一”哲学理念的伟大实践。都江堰是一座无坝引水工程,它利用天然地形,顺其河势,因势利导,未损害河流自然地貌特征,未破坏河流水文规律。都江堰工程绵延2200余年,至今灌溉着668万公顷农田。在黄河流域,建于公元前246年的郑国渠,西起泾河,东至洛水,绵延300余里,灌溉面积4万余顷。它利用泾河携带泥沙含有的大量有机质,增加土壤肥力,改造盐硷地,提高农业产量,约合单位公顷产量1875公斤。都江堰和郑国渠留给后人丰富的精神遗产是:在崇尚自然与顺应自然中谋求人类的利益;以“道法自然”的原则进行工程建设;以“仁爱自然”的心态实施河流管理。
    一些中外学者认为,现代生态学的哲学基础与中国的传统哲学不谋而合。特别是“天人合一”的哲学体系与现代生态学的整体论和系统论的哲学基础同出一辙。国际著名生态学家Mitsch.W (2004)指出: “中国古老的道教及其哲学至今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道教的基本原则认为其学说的核心是自然而不是人类。” “西方世界应该向中国学习如何与自然共存。”“在中国影响最为深远的传统哲学理论是始于周代的阴阳学说。其象征符号是类似首尾衔接的两条鱼称为太极图。阴为地,阳为天,人类则生活在二者之间,依赖于天地。符号旋转意味着无尽的循环和再循环。相关的哲学是五行学说,即世界由五种元素构成:金、木、水、火、土。表示自然界促进与抑制,成长与腐朽,合成与异化之间的平衡。”
    Mitsch.W 还指出:“分布在中国无尽的稻田和无数鱼塘至今哺育着超过10亿人口,历经数千年土地并不贫瘠,部分原因是人们从土地获取,又总是给予补偿。中国人具有完美的艺术能够用循环和自然补偿的方法获得最大的产出。”[1]
    与中国传统哲学主流提倡的“天人合一”相对照,长期以来,西方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思想把“精神界”和“物质界”看成是独立的二元,互不相干,使人与自然处于一种对立的地位,我们不妨把这种理念称之为“天人二分”。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尔创建主客二分的哲学和数学归纳法,在笛卡尔的体系中精神和物质解释为两个平行而彼此独立的世界。在人与自然的分离和对立中,人成为自然的主宰。他主张:“借助实践哲学使自己成为自然的主人和统治者。”英国哲学家培根认为,科学的真正目标是了解自然的奥秘,从而找到一种征服自然的途径。他说:“说到人类要对万物建立自己的帝国,那就全靠方术和科学了。”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 “人是自然界的最高立法者”。
    “天人二分”哲学思想又为“人类中心主义”奠定了哲学基础。所谓“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价值观,其核心思想是,一切以人为核心,人的利益是唯一尺度。作为一种价值观,人类中心主义的产生,是走出茹毛饮血原始时代的新的觉醒,人类思想的伟大进步。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成功,西方国家进入了工业化时代。科学技术取得的巨大成就,导致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更进一步强化了人类作为自然界主宰的信心。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成为人类豪迈的目标。在这种思潮的推动下,对于水、土地、森林、矿产等资源掠夺性的开发和浪费,导致了地球环境的急剧恶化,自然资源的短缺和枯竭,环境事故、生态灾难以及自然灾害频繁,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退化,全球气候变化,产生了世界范围的生态危机。这一切说明由于人类中心主义的极端发展,最终暴露了它的极大的局限性。从20世纪中期开始,一些学者对于“人类中心主义”进行了深刻的反思。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反映了对于人类与自然关系认识的突破。经过几千年的正反经验教训,人类最终认识到,主宰世界,征服自然是不现实的,需要回到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的观念上来。

    二、黄河巨变引发的生态危机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据科学家推断,早在120至150万年前,地球上形成了黄河的雏形。对西安浐河半坡村的考古发掘,证明距今5000~7000年黄河流域出现农业文明的氏族社会-仰韶文化。距今4000多年前在黄河流域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夏王朝。我国古代夏、商、周、秦、汉、唐、宋的都城,全建在黄河流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哺育了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孕育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治黄的历史是几千年中国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的60年,治黄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我们可以自豪地宣称,60年来建设加固黄河大堤共1300公里,保证了岁岁安澜。建设了黄河干流龙羊峡、刘家峡和小浪底等大中型水利水电枢纽。黄河是我国西北、华北的重要水源,以其占全国河川径流2%的有限水资源,担负着全国12%的人口、17%的耕地和沿黄50多座大中型城市的供水任务,有力支撑了流域内煤炭、石油、天然气、化工、有色金属、钢铁、轻纺工业的迅速发展。黄河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令世人瞩目。
    伴随着黄河流域的经济飞速发展,60年来黄河发生了巨变,其变化速度和规模超过了自有仰韶文化以来6000年中华民族历史的总和。如果我们以历史的目光审视当前发生的一切,60年对于具有120万年历史的黄河来说,是历史的一瞬,如果将黄河的历史折算为1天,60年相当于4秒钟。就在这历史长河的一瞬间,黄河从河源到河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对于我们母亲河来说,这一切发生的实在太突然,承受的压力太沉重,受到的打击太剧烈。
 ● 断流
    黄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580亿立方米,地表水开发利用率高达88%。据预测,在充分考虑实施节约用水的情况下,2030年缺水将达到110亿立方米。
    水资源过度开发加之来水减少导致黄河断流。黄河下游从1972年至1999年的28年中,有22年下游出现断流,这是有文字记载的黄河历史上空前未有的大事件,黄河面临变成季节性河流或内陆河的巨大威胁。径流量大幅减少有造成水沙关系持续失调,引起河道淤积严重,过流主槽萎缩。
 ● 污染
    近20年来,进入黄河的废污水量已由20世纪80年代的21亿吨增加到2007年的43亿吨,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直接排入河道,黄河水质呈急剧恶化趋势。据2008年监测资料,在评价的89个干支流断面中,60.7%的断面不符合Ⅲ类水标准,其中34.8%的断面劣于Ⅴ类水标准。同时,重大水污染事件发生频次呈持续增加之势。
 ● 水电梯级开发和河流人工改造
    由于大规模的治河工程和水电开发,黄河已经变成了高度人工控制的河流。黄河干流龙羊峡以下,已建、在建的龙羊峡、拉西瓦、李家峡、刘家峡和小浪底水利水电梯级枢纽共27座。唐代诗人李白曾经吟诵的名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现在奔流的黄河已经被这27座梯级枢纽所阻隔,形成了一座座静水的人工湖。河流的连续性遭到破坏,导致生境破碎化。水库的径流调节使水文过程均一化,削弱了洪水脉冲效应。加固完善的黄河大堤约束了河流,缩窄了河漫滩,既影响行洪又阻断了水流的侧向漫溢和营养流输移过程,导致河漫滩湿地退化。
 ● 生物多样性下降
    黄河流域湿地总面积1986年遥感调查为2.98万km2, 2006年遥感调查为2.51万km2,20年间减少15.7 % 。尤其是龙羊峡以上为沼泽、湖泊、草甸湿地,是黄河重要的水源涵养区,面积占全流域45.05%,近年来严重萎缩退化。花园口以下湿地面积占流域的7.55%,集中分布于黄河三角洲,为河口滩涂湿地,淡水湿地保存率为50 %。
    黄河鱼类种类中许多特有土著鱼类具有重要保护价值。近年来鱼类种类锐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调查有152种,八十年代有125种,目前下降到47种,50年减少了69%。龙羊峡-兰州河段原有极边扁咽齿鱼、花边裸鲤、黄河裸裂尻鱼等。梯级水电站的建设使该河段鱼类栖息条件发生了变化,激流型鱼类产卵场消失,鱼类洄游通道被阻隔,导致土著鱼类种类减少,种群数量持续下降,加之人工养殖因素,鱼类区系组成发生了改变。兰州-下河沿河段,历史上是珍稀鱼类北方铜鱼、大鼻吻鮈重要产卵场,青铜峡、沙坡头等水利枢纽阻断了这些洄游性鱼类的产卵通道,致使这些鱼类数量锐减。花园口以下河段朔河洄游鱼类较多,代表性鱼类为刀鲚、鲻鱼和梭鱼,目前刀鲚数量大幅减少。
    马克思说过:“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大规模水利水电建设为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另一方面又导致了巨大的生态危机。

    三、传承生态文明
    天人合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哲学理念,其核心问题是人类要正确对待自己。人类需要放弃成为“大自然主宰”的幻想,放弃“战胜大自然”和“改造大自然”的雄心壮志,放弃以破坏生态系统为代价换取眼前经济利益的任何计划,回到人与自然和谐的轨道。
    河流是陆地生态系统的动脉,是一切生命的源泉。人与河流的关系集中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河流的和谐,就要承认这样一些原则:不仅人类的生存高度依赖于河流的水资源,自然生态系统也对河流存在着高度的依赖性;不但人类择水而居,河流也是数以百万计的生物物种的栖息地;健康的河流生态系统不但为当代人类提供了生态服务功能,也是留给后代的最宝贵的自然遗产[2]。
    可喜的是,当代中国已经走出“发展经济-破坏环境”的怪圈,适时调整了国家发展目标,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追求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谋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使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加入了中华传统文明的智慧元素。我们从黄河治理的新进展也可见国家发展新战略的轨迹。
    黄河10年不断流。上世纪90年代黄河年年断流引起了中央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1998年12月,开始实施经国务院批准的《黄河可供水量年度分配及干流水量调度方案》和《黄河水量调度管理办法》。黄河水利委员会统一调度,强化管理,科学配置,到今年为止实现了黄河连续10年不断流。 这不但保障了供水安全,还使以往因断流破坏的200多平方公里的河道湿地得到修复,遏制了河口三角洲淡水湿地生态系统的恶化趋势,改善了河口近海水域浮游植物生长条件及鱼类的生存环境,海洋渔业资源逐渐得到恢复。
    黄河9年实施调水调沙。2002年至2009年通过水库联合调度调整水沙过程,实现了下游河道主槽的全线冲刷,下游河道冲刷泥沙累计3.56亿吨,提高了河道主槽过洪能力。自去年起,结合调水调沙有计划地向河口三角洲湿地实施了人工补水。两年间向河口三角洲1万公顷淡水湿地人工补水累计2800万立方米。
    维持黄河健康的目标任重而道远,其首要任务是实施黄河的生态修复。河流生态修复的原理就是老子的“道法自然”。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著名论断。这里的“法”是“效法”的意思。归根结底,人类要崇尚自然,顺应自然,效法自然。
    河流生态修复的本质,就是不仅以河流为友,更要以河流为师。通过人类的适度干预并且充分发挥生态系统自组织、自设计和自我修复的功能,尽可能恢复河流的自然面貌。这包括水文情势修复;水质修复;河流地貌多样性修复以及生物群落多样性恢复等诸多关键生态因子的修复。
建议黄河生态修复的重点领域如下列:
 ● 建立黄河生态监测网络系统。生态监测是生态保护的基础。在水文测验、水质监测的基础上,制定规划,建立全河完善的生态监测网络系统。
 ● 水文情势修复。在黄河来水减少,竞争性需水提高的背景下,保证黄河的生态需水是一件高难度的流域管理任务。基于10年来黄河水量调度保证不断流所取得的丰富经验,进一步研究重点生态修复河段具有生物目标的环境水流模式,即不但考虑水量,同时考虑水文过程的水文情势修复
 ● 污染控制。加强黄河中下游和沿河城市的污染控制,重点是宁蒙、潼关、三门峡等河段和渭河流域。
 ● 保护重要湿地和国家公园。黄河流域共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28个,其中20个保护区与黄河干流有直接或间接的水力联系,2个保护区与支流有水力联系。这22个湿地自然保护区应是黄河生态保护的重点。保护刘家峡、景泰、黄河壶口和渭河源等9处重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
 ● 鱼类及栖息地保护。根据鱼类保护级别、濒危程度、土著种价值等,确定黄河干流重要保护鱼类和代表性保护鱼类。保护重要的产卵场、越冬场、索饵场以及兰州-下河沿和龙羊峡-兰州等重要河段
 ● 黄河龙羊峡以上河段水电梯级开发问题。龙羊峡以上黄河景观为沼泽、湖泊、草甸湿地和高山峡谷,这里是黄河重要的水源涵养区。黄河源区分布数十座大小湖泊,是黑颈鹤、棕头鸥、斑头雁等大量候鸟的天堂,湖泊里还栖息着高原冷水鱼类,草滩山丘生活着藏羚羊、白唇鹿等野生动物。因此,在规划龙羊峡以上水电梯级开发时,应充分论证,采取极为慎重的态度。对于地方政府关心的能源发展问题,可以考虑太阳能或风能的替代方案。

    人类历史上古代文明都诞生在大河流域。曾经辉煌的两河流域巴比伦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都因为水土资源和森林草原的破坏导致这些文明衰落和消失。而以黄河和长江流域为中轴的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而绵延不绝,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得益于中国人传统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宇宙观。面对包括黄河生态危机在内的环境挑战,闪烁着智慧光芒的古代生态文明理念,仍然给现代中国以无穷的启迪。

参考文献
1. Mitsch.W and Jorgensen.S.E. 2004,Ecological Engineering and Ecosystem Restoration[M],Published by John Wiley & Sons,Inc.,Hoboken,New Jersey
2. 董哲仁,探索生态水工学[M],2007,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北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环境保护网 ( 湘ICP备11011689号

GMT+8, 2024-3-29 05:2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