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论坛 - 中国环境保护网

 找回密码
 成为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6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古代历法发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中国古代历法发展  

日期:2006年1月12日   出处:松江二中图书馆   编辑:tsg   阅读:322次
    所谓历法,简单说就是根据天象变化的自然规律,计量较长的时间间隔,判断
气候的变化,预示季节来临的法则。中国古代天文学史,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
一部历法改革史。
    纵观中国古代历法,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大致说来包括推算朔望、二十四
节气、安置闰月以及日月食和行星位置的计算等。当然,这些内容是随着天文学的
发展逐步充实到历法中去的,而且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如果再将这个
“相当长的历史阶段”细分的话,大致又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即古历时期:汉武帝太初元年以前所采用的历法;
中法时期:从汉太初元年以后,到清代初期改历为止。这期间制订历法者有七十余
          家,均有成文载于二十四史的《历志》或《律历志》中。诸家历法虽多
          有改革,但其原则却没有大的改变;
中西合法时期:从清代期苏会传教士汤若望上呈《新法历书》到辛亥革命为止;
公历时期:辛亥革命之后,于1912年孙中山先生宣布采用格里高历(即公历,又称
          阳历),即进入了公历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采用公历的同
          时,考虑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还颁发中国传统的农历。
    在我国,根据传说,在黄帝时代就已经有了历法,但不足为凭。帝尧时代有粗
疏历法的传说,可能还稍有根据,据成书于春秋时代的典籍《尚书·尧典》所载,
帝尧曾经组织了一批天文官员到东、南、西、北四方去观测星象,用来编制历法、
预报季节,但有关历法的材料至今尚未发现。
    成书年代不晚于春秋时代(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的《夏小正》按12个
月的顺序分别记述了当月星象、气象、物候,以及应该从事的农业和其他活动。例
如,书中记载道:
正月,鞠则见,初昏参中,斗柄悬在下。
三月,参则伏。
四月,昴则见,初昏南门正。
五月,参则见,初昏大火中。
六月,初昏斗柄正在上。
七月,汉案户,初昏织女正东乡,斗柄悬在下则旦。
八月,辰则伏,参中则旦。
九月,内火,辰系于日。
十月,初昏南门见,织女正北乡则旦。
    由《夏小正》给出的记述可以推知,夏代历法的基本轮廓是,将一年分为十二
个月,除二月、十一月、十二月之外,每月均以某些显著星象的昏、旦中天,晨见、
夕伏来表示节候,这虽然不能算是科学的历法,但称它为物候历和天文历的结合体
可以的,或更确切地说,在观象授时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尚书·尧典》中
也记载了古人利用显著星象于黄昏出现在正南天空来预报季节的方法,这就是著名
的“四仲中星”,书中说:“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
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推求可知,“四仲中星”至晚是商末周初时代
的实际天象,可见,至迟在商末周初人们利用星象预报季节已经有相当把握了。
    夏代已经有天干纪日法,即用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十天
干周而复始地记日,夏朝末代的几个帝王有胤甲、履癸等名称就是佐证。商代在夏
代天干纪日的基础上,发展为干支纪日,即将甲、乙、丙、丁……十天干和子、丑、
寅、卯……十二地支顺序配对,组成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六十干支,六十日
一周循环使用,在出土的商代武乙时的一块牛胛骨上面刻着完整的六十天干地支,
两个月共计60天,这也许就是当时的日历。还发现,有一组胛骨卜辞记着两个月共
计59天,这证明商代已经有大、小月之分了,即大月30日,小月29日。另外,卜辞
中还有分一年为13个月的多次记载,这又证明商代已经用闰月来调整节气和历法的
关系了。从大量干支纪日的材料分析,学者们对商代历法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商代
使用干支纪日、数字记月;月有大、小之分,大月30日,小月29日;有闰月,亦有
连大月;闰月置于年终,称为十三月;季节和月份有较为固定的关系。
    周代在继承和发展商代观象授时成果的基础上,将制订历法的工作推进了一步。
周代(大允是春秋中叶,即公元前600年左右)已经发明了用土圭测日影来确定冬
至(一年中正午日影最长的日子)和夏至(一年中正午日影最短的日子)等重要节
气的方法,这样再加上推算,就可以将回归年的长度定得更准确了。周代的天文学
家已经掌握了推算日月全朔的方法,并能够定出朔日,这可以从反映周代乃至周代
以前资料的《诗经》中得到证实,该书的《小雅· 十月之交》中记载到:“十月之
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彼月而食,则维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臧?”
“朔月”二字在我国典籍中这是首次出现,也是我国第一次明确地记载日期(周幽
王六年,即公元前776年)的一次日食。周代历法的第三个进展是,到春秋末至战
国时代,已经定出回归年长为365日,并发现了19年设置7个闰月的方法。在这些成
果的基础上,诞生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科学历法——四分历。在欧洲,罗马人在公元
前43年采用的儒略历中,也用365日这个数据,但比我国晚了大约500年左右。19年7
闰法,古代希腊人默冬在公元前432年才发现,比我国也晚大约100年。四分历的问
世,标志我国历法已经进入了相当成熟的时期。当时各诸侯国分别使用的黄帝历、
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即人们所统称的古六历,其实都是四分历。四
分历问世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历代编历家屡有改革,遂使中国古代历法不
断完善,内容亦日趋丰富起来。对四分历的第一次改革,当属西汉武帝时期由邓平、
落下闳等人提出的八十一分律历。由于汉武帝下令造新历是在元封七年(公元前104
年),故把元封七年改为太初元年,并规定以十二月底为太初元年终,以后每年都
从孟春正月开始,到季冬十二月年终。这部历法即叫做《太初历》。这部历法朔望
长为29日,故称八十一分法,或八十一分律历。
    《太初历》是中国有完整资料的第一部传世历法,与四分历相比其进步之处有
三点:以正月为岁首,将我国独创的二十四节气分配于十二个月中,并以没有中气
的月份为闰月,从而使月份与季节配合得更合理;行星的会合周期测得较准确,如
水星为115.87日,比现在测量值115.88日仅小0.01日;采用135个月的交食周期,即
一食年为346.66日,比今测值只在0.04日。
    东汉末年刘洪(公元158-167年)制订的《乾象历》,首次将回归年的尾数降至
1/4以下,成为365.2462日;他第一次将月球运行有快、慢变化引入历法,成为第一
部载有定朔算法的历法,这部历法还给出了黄道和白道的交角数值为六度左右,并
且由此推断,只有月球距黄、白道交点在十五度以内时,才有可能发生日食,这实
际上提出了“食限”的概念。
中气和十二个月的对应关系
月份  正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中气  雨水  春分 谷雨 小满 夏至 大暑  处暑  秋分  霜降  小雪  冬至  大寒
黄经  330° 0°  30° 60° 90° 120° 150° 180° 210° 240° 270° 300°  
    南北朝时代的祖冲之,首次将东晋虞喜(公元281-356年)发现的岁差引用到他
编制的《大明历》中,并且定出了四十五年十一个月差一度的岁差值,这个数值虽
然偏大,但首创之业绩是伟大的。祖冲之测定的交点月长为27.21223日,与今测值
仅差十万分之一。到了隋代,刘焯(公元544-610年)在制订《皇极历》时,他采用
的岁差值较为精确,是七十五年差一度。刘焯制订的《皇极历》还考虑了太阳和月
亮运行的不均匀性,为推得朔的准确时刻,他创立了等间距的二次差内插法的公式,
这一创造,不仅在中国制历史上有重要意义,在中国数学史上亦占重要地位。
    唐代值得介绍的历法还有《大衍历》和《宣明历》。
    唐代一行在大规模天体测量的基础上,于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撰成《大衍
历》的初稿,一行去世后,由张说和陈玄景等人整理成书。
    《大衍历》用定气编制太阳运动表,一行为完成这项计算,发明了不等间二次
差内插法。《大衍历》还用了具有正弦函数性质的表格和含有三次差的近似内插法,
来处理行星运动的不均性问题。《大衍历》以其革新号称“唐历之冠”,又以其条
理清楚而成为后代历法的典范。
    徐昂制订的《宣明历》颁发实行于长庆二年(公元822年),是继《大衍历》之
后,唐代的又一部优良历法,它给出的近点月以及交点月日数分别为27.55455日
(今测值27.5545503日)和27.2122日(今测值27.2122206日);它尤以提出日食三
差,即时差、气差、刻差而著称,这就提高了推算日食的准确度。
    宋代在三百余年内颁发过18种历法,其中以南宋杨忠辅制定的《统天历》最优。
《统天历》取回归年长为365.2425日,是当时世界上最精密的数值,欧洲著名的
《格里高历》,即当今世界通行的公历,其回归年长亦取365.2425日(公元1582年
颁发),但比《统天历》晚了383年。《统天历》还指出了回归年的长度在逐渐变化,
其数值是古大今小。
    宋代最富有革新的历法,莫过于北宋时期沈括提出的十二气历。我国历代颁发
的历法,均将十二个月分配于春、夏、秋、冬四季,每季三个月,如遇闰月,所含
闰月之季即四个月;而天文学上又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令,做为春、
夏、秋、冬四季的开始。所以,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在历法上难以统一。针对这一弊
端,沈括提出了以“十二气”为一年的历法,后世称它为《十二气历》。沈括在他
的名著《梦溪笔谈》中写道:“直以立春之日为孟春之一日,惊蛰为仲春之一日,
大尽三十一日,小尽三十日;岁岁齐尽,永无闰月。十二气常一大一小相间,纵有
两小相并,一岁不过一次。”《十二气历》实为一种阳历,它既与实际星象和季节
相合,又能更简便地服务于生产活动,可惜,由于传统习惯势力太大而未能颁发实
行。
    中国古代历法,历经各代制历家的改革,至元代郭守敬、王恂等人制订的《授
时历》达到了高峰。郭守敬、王恂等人在制订《授时历》过程中,既总结、借鉴前
人的经验,又研制大批观天仪器;在此基础上郭守敬主持并参加了全国规模的天文
观测,他在全国建立了27个观测点,其分布范围是空前的,南起北纬15°,北至北
纬65°;东边起东经138°,西至东经102°。这些地点的观测成果为制订优良的
《授时历》奠定了基础。《授时历》博采众家之长,如朔望月、近点月、交点月等
数值,采用了金代赵之微《重修大明历》的数据;回归年长则取《统天历》的数值
等。《授时历》创新之处颇多,如废弃了沿用已久的上元积年;取消了用分数表示
天文数据尾数的旧飞;创三次差内插法求取太阳每日在黄道上的视运行速度和月球
每日绕地球的运转速度;用类似于球面三角的弧矢割圆术,由太阳的黄经求其赤经、
赤纬,推算白赤交角等。
    《授时历》于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制成,次年正式颁发实行,一直延用
到明亡(公元1644年),长达363年,足见《授时历》的精密。
    明代末年,一批懂天文学的耶稣会传教士来华传教,中国学者向他们学习了欧
洲天文学的计算方法。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和崇祯二年五月乙酉朔(公元
1629年6月21日)日食,钦天监预报有错,而徐光启按西法预报均得应验。于是,
崇祯皇帝接受礼部建议,授权徐光启组织历局,修订历法。徐光启除选用中国制历
家之外,还聘用了耶稣会士邓玉函、罗雅谷、汤若望等人来历局工作。历经五年的
努力,撰成46种137卷的《崇祯历书》,该历书引进了欧洲天文学知识、计算方法和
度量单位等,例如采用了第谷的宇宙体系和几何学的计算体系;引入了圆形地球、
地理经度和地理纬度的明确概念;引入了球面和平面的三角学的准确公式;采用欧
洲通用的度量单位,分圆周为360°,分一日为96刻,24小时,度、时以下60进位制
等。徐光启的编历,不仅是中国古代制历的一次大改革,也为中国天文学由古代向
现代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和思想基础。
    《崇祯历书》撰完后,明已近灭亡,未能用来编历。清初,汤若望将《崇祯历
书》删改为103卷,连同他编撰的新历本一起上呈清政府,得到颁发实行。新历本
定名为《时宪书》。删改后的《崇祯历书》更名为《西洋新法历书》。

……………………………………………………………………
相关资料:
    《夏小正》这本古代文献由“经”和“传”两个部分组成。“经”是正文,
“传”是注解。《夏小正》经文全篇共400余字,按12个月份排列,记载着每个月
份的物侯、气象、天文,以及各个月份应该进行的生产事项,如渔猎、农耕、蚕桑、
制衣、养马等。看来,它是一个统集关于生产活动的安排日程表和经验总结。弄清
它产生的时代,对于我国古代历史的研究应该是很有用的。那末,它究竟是哪个时
代的文献呢?
    有人认为它是西汉时代所编写的,因为《夏小正》最初出现在西汉戴德编纂的
《大戴礼记》中。《隋书·经籍志》就把《夏小正》定为“戴德撰”。这当然是不
足信的。《大戴礼记》一书固然收入了西汉时的一些著作,如《孔察篇》说:“秦
王……怨毒盈世,……子孙诛绝。”这样是大秦朝的话,只有西汉人才能写得出来。
但以西汉,经过秦“焚书”之后,一些埋藏的古籍正在陆续发现,《大戴礼记》也
必然搜集了一些较古的文献。
    《夏小正》采用夏代的历法记事,《今本竹书纪年》中又有夏禹元年“颁夏时
于邦国”一语,历来不少人就认为,它是夏王朝的职官所纪,是夏代的文献。但是
根据考古学的材料,夏代从时间上推算相当于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这些文化遗
址所出土的陶器上仅有很简单的符号字。说夏代已能用文字对天文、气象、物侯和
如此系统的记录,实难令人相信。
    《古本竹书纪年》称夏禹“居阳城”,阳城在今河南西部的登封县内。近年来
考古学家也认为,夏王朝的活动地区在河南的西部和山西的西南部。有人据此主张,
《夏小正》是西周、春秋时代居于原来夏人领域、沿夏代历法者所作,它很可能是
晋国的文献。《左传》记晋国史实多用夏历,便是明证。但《夏小正》中所记的事
物都在淮海地区,如说“雀入于海为蛤”,“玄雉入于淮为蜃”。他们如果看不见
淮河和海,是不会如此记载的。再如,正月经文中记有梅、杏、桃等开花,这在黄
河流域听晋国也是不可能的。二月的经文里不有“剥鳟”一条。这个“鳟”就是如
今的扬子鳄,它居住在长江中下游,晋国也不会有这种东西。
    夏朝灭亡后,夏王的子孙被封在杞国(今河南省杞县)。《礼记·礼运篇》载,
孔子曾经想考察夏代的政治情况,因而到杞国去,但夏代的文献已大多散失,他只
是“得夏时”罢了。这里所谓的“夏时”,大概就是《夏小正》一书。司马迁在写
《史记·夏本纪》进又说:“孔子正夏时,学者多传《夏小正》。”根据以上资料,
有人认为《夏小正》是杞国职官所记,而经过孔子审定的。
    杞国的历史很长,它曾经是殷王朝的诸侯国,后来又成为周王朝的诸侯国。它
的国土原在淮海地区,到春秋鲁僖公时期,杞国受到淮夷的侵犯而内迁了。如果
《夏小正》是杞国的文献,那末它一定是在内迁之有早就写成。而且,《夏小正》
文句简奥,大多数是二字、三字或四字就成一完整句子;还有《夏小正》经文中用
的一些借字,春秋以后很少用了。由此推定,它的成书年代必在春秋早期以前。
    有的天文学家根据星象称动的规律,测出《夏小正》所言的天体现象,恰和周
初即公元前一千年的观象相合。于是认为,这本书的编纂当在西周初年。有人推测,
商代后期才有大量的甲骨文出现;《尚书·多士》篇说:“唯殷先人有册有典。”
那末这本书的撰写可能在商代后期或商末周初,是当时居住在淮海地区、沿用夏代
历法的杞国人整理记录而成。《夏小正》经文中有两处出现“王”字,一说“王始
裘”,二说“王狩”。有人指出,在西周铜器散氏盘铭文中,“矢”作为宗周王畿
附近一个小国,它已公然称“王”,远在淮海地区的杞国,当然更能称王了。
    不过,《夏小正》的历法十分简单,它只是把一年分成12个月,没有置闰月的
方法,更没有春夏秋冬四季的概念;它所记载的自然界现象,以动植物的变化最多,
可见这是一种较原始的观象授时的历书;它所记的生产活动,也只有农业、畜牧、
渔猎、采集,而没有提到“百工”之事,手工业生产在当时还很不发达;许多迹象
表明,它很可能是夏朝流传下来的关地生产活动的世代经验的积累。况且,据《古
本竹书纪年》记载,夏桀后来“出奔南巢氏”,有人认为就在今安徽巢县一带。夏
朝末年的统治中心,应该也有淮海地区。
    究竟《夏小正》是什么时代的作品,这需从历史学、这需从历史学、文字学、
地理学、考古学、天文学等各个方面作综合考察,方能得出较右可靠的结论。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wechat_share!!wechat_share!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环境保护网 ( 湘ICP备11011689号

GMT+8, 2024-4-19 15:3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