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论坛 - 中国环境保护网

 找回密码
 成为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里曾经是太平洋西岸最后的湿地净土,然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中国黄海。一望无际看似平静甚至荒凉的滨海湿地实则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从近海岸线的滩涂到近海,湿地的馈赠养活了世世代代居住在海岸沿线的渔民、无数迁飞的候鸟。然而,随着汹涌的经济发展大潮,陆地与海洋间的平静被打破了。
采泥螺的人
滨海湿地和近海捕捞及养殖业为人们提供美好的食物,一直是中国水产品的重要来源之一。2011年,中国海岸带与近海海域的水产品产量为2,800万吨(含天然捕捞及人工养殖),接近全球总产量的20%。依靠滨海湿地的渔民生活很辛苦,需要根据潮汐变化工作。黄海沿岸的湿地类型以滩涂湿地为主,盛产泥螺、多种蛤类、弹涂鱼、以及鳗鱼苗等,每年不同季节有不同物产。采拾泥螺是个有季节性的营生,每年的5月初至9月底是渔民们最忙碌的时节。随着人“向海要地”的发展模式愈演愈烈,围垦快速吞噬着湿地,不仅迁飞候鸟等受到了生存威胁,这些渔民也被迫改变生存方式,他们或在当地寻找别的营生,或背井离乡外出打工。
©肖诗白/Greenpeace绿色和平
2017年8月19日。江苏省东台市笆斗村。渔民陆大叔和妻子住在村边入海口内河的渔船上。笆斗村离条子泥滩涂大概20公里,骑摩托过来采拾泥螺。夏天他们会受雇不同的老板,在周边滩涂和近海捕捞泥螺为生。
©肖诗白/Greenpeace绿色和平
2017年8月19日。江苏省东台市条子泥。陆大叔和其他渔民们开始下海干活。长期的滩涂作业,渔民们身手都格外敏捷,虽然泥泞难行,但队伍很快就消失在了滩涂深处。
©肖诗白/Greenpeace绿色和平
2017年8月20日。江苏省东台市条子泥,备受江浙人民喜爱的泥螺真身。退潮后的滩涂湿地,是拾泥螺的渔民的生活来源,也是和他们共享一片湿地的候鸟们赖以生存的栖息地。
©肖诗白/Greenpeace绿色和平
2017年8月19日。江苏省东台市条子泥。从滩涂上来,渔民拎着装满泥螺的桶,排队等着承包的老板收鱼获。
©肖诗白/Greenpeace绿色和平
2017年8月19日。江苏省东台市条子泥。条子泥到笆斗村沿海的路况并不怎么好,陆大叔夫妇风雨兼程,迎着狂风暴雨赶回船上的家。
©肖诗白/Greenpeace绿色和平
2017年8月20日。江苏省东台市笆斗村。外来务工的渔民只能住在河口的小船上,而当地有正式户口的渔民在镇上有二层小洋房。
©肖诗白/Greenpeace绿色和平
2017年8月20日。江苏省东台市笆斗村。早上潮水没退,在家里也不能闲着。不出海的时候,陆大叔会制作捞泥螺的篓补贴家用,他说一个可以卖15块钱。
与泥共舞
江苏省东台市这片叫做条子泥的围垦区,2014年底刚刚完成一期围垦。在依然存在大量利用空间的前提下,该区域还有继续扩大围垦的计划:到2020年,还将在条子泥、东沙高泥两地再围垦5.995万公顷滩涂,相当于近8万4千个足球场。届时,现在一望无际的滩涂也将变成陆地。不仅是渔民们,连承包这片土地的老板们,谈及未来,更多的是茫然和无奈。
©肖诗白/Greenpeace绿色和平
2017年6月29日,江苏省东台市条子泥湿地。海岸线远处潮水还没有完全退却,挖泥螺的渔民们脚程快的已经走向了大海远处。渔民们需要从滩涂往海中前行大约5-10公里,挖到足够的泥螺,再乘船或走回来。
©肖诗白/Greenpeace绿色和平
2017年6月29日,江苏省东台市条子泥湿地。早上六点钟下海,大约中午十二点左右潮水涨到足够高的时候,停泊在远处的渔船会把采拾泥螺的渔民们再运回岸边,省一点脚程。
©肖诗白/Greenpeace绿色和平
2017年6月29日,江苏省的东台市条子泥。这片滩涂湿地是由当地几个老板承包的,每天老板们会在海堤上等待满载而归的渔民,收购他们的泥螺。谈到未来几年更大规模的围垦,几个老板表示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如果滩涂没了,只能重新找找其他的营生。有些亲戚朋友转行去做了远洋捕捞,但一想到要背井离乡,情感上很难割舍。
©肖诗白/Greenpeace绿色和平
2017年6月29日,江苏省的东台市条子泥。养殖场里工作的渔民正在搬运新收来的泥螺,倒入吐沙池里。据当地渔民说,这些泥螺是无法养殖的,只能从滩涂收来再加工。
宝藏“黄泥汤”
黄海的“黄泥汤”蕴藏着无限生机,是自然馈赠给人们和其他生灵的宝藏。千百年来,滨海湿地看似荒芜的存在其实默默地为沿海的居民和动植物提供着生计和庇护。但滨海湿地依然在沿海开发的浪潮中离我们越来越远。
©肖诗白/Greenpeace绿色和平
2017年6月19日。江苏省东台市条子泥。雨后的滩涂。滩涂湿地处处蕴藏生机,作为陆地向大海的自然过渡,健康的滨海湿地为人类提供食物、消除污染、吸收温室气体、减缓风暴造成的危害,还为数以千万计的候鸟提供赖以生存的空间。
©肖诗白/Greenpeace绿色和平
2017年8月20日。江苏省东台市条子泥,退潮后在泥里“扎根”的沙葵。在中国,由于它的价值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导致其保护一直存在空缺。甚至被列为“未利用土地”,成为耕地占补平衡、城市扩充的牺牲品,在沿海开发的浪潮中离我们越来越远。
©Aaron/Greenpeace绿色和平
2017年6月29日。江苏省东台市条子泥滨海湿地俯瞰。这片广袤的滩涂湿地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认定为太平洋西岸唯一未被污染的滨海滩涂湿地。每年包括勺嘴鹬、卷尾醍醐、黑脸琵鹭等在内的多个珍稀鸟种会在这里停歇和越冬。全球仅600-700只的勺嘴鹬是IUCN名录中的极危物种,黄海之滨的这片湿地也是它们最主要的迁飞中转站。
©肖诗白/Greenpeace绿色和平
2017年8月20日。江苏省东台市条子泥湿地。滩涂退潮后,清浅的海水里的XX鱼。它们也是滩涂渔获之一。这些依靠滨海湿地生存的物种,正随着湿地的缩减慢慢消失。有数据表明从1950年到2000年,中国已损失53%的温带滨海湿地、73%的红树林和80%的珊瑚礁。围垦和填海已导致全国天然滨海湿地消失了一半。
即将消失的上海渔民
条子泥往南,滩涂型湿地从江苏经由上海,一直延伸到浙江。在上海南汇东滩,来自安徽、江苏、福建等地的打工渔民也会在当季采拾泥螺。而上海本地的近海渔业,正在随着围垦和滨海湿地的快速消失而迅速缩减。
©肖诗白/Greenpeace绿色和平
2017年8月17日。位于上海周边黄海海域上的围垦丁字坝。目前南汇东滩四期和五期促淤工程正在进行中,工程绵延近24公里的海岸线,工程完成后将促淤22.3万亩,相当于20,821个足球场。
©肖诗白/Greenpeace绿色和平
2017年8月17日。夏大哥一家是极少拥有渔业许可证的上海“正式”渔民之一。十多年前,南汇芦潮港还有几百家渔民。随着城市化和围垦的推进,以及近海及湿地环境的恶化,上海这片自古以来的“渔村”已经彻底改头换面。曾经芦潮港的渔民已经剩下很少。
©肖诗白/Greenpeace绿色和平
2017年8月17日。上海黄海近海。每天半夜3点到4点开始出海到七八点回到码头;下午可能再出海一次。每天出海1-2次,夏大哥说由于现在做这一行的人越来越少,所以辛苦一点还是会有比较高的回报。渔获质量不好,只能靠勤劳来弥补。
©肖诗白/Greenpeace绿色和平
2017年8月17日。上海南汇东滩码头。夏大哥一家持有特许作业证书,兼帮上海市水产所监测近海生态。随着湿地和近海环境恶化,渔获质量不高。很多幼杂鱼也在鱼获中,只能做饲料等用途。
©肖诗白/Greenpeace绿色和平
2017年8月17日。上海南汇东滩码头。整理渔获的同时,夏大哥在和另一条渔船上的渔民聊天。尽管老一辈渔民很努力,但是所到之处,子孙辈都不再有从事渔业的意愿了。
与海争地:空的城
沿海围垦后的区域有很多面临着利用率低的问题。条子泥是中国一次性批准用海面积最大的围垦项目。建成4年后,卫星图片上显示利用率仍只有60%左右,而该区域更大规模的围垦已在计划中,2020年将还会有近6万公顷的滩涂被围垦。围填海的低成本让 “为了围垦而围垦”的与海征地策略发生在很多沿海地区。高投入的城市建设和低使用率成为了与海争地的现象级产物之一,新建的城市新区和经济开发区形如鬼城,只有因粗犷发展模式而不断退缩的滨海湿地成了唯一的牺牲品。
©肖诗白/Greenpeace绿色和平
2017年10月22日。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新城。几座新的商业房产伫立在新城里,附近人烟稀少,晚上楼盘亮灯率不高,而每家售楼处都会告诉你“还剩一套了”。
©肖诗白/Greenpeace绿色和平
2017年10月22日。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新城。各种广场、写字楼、商业建筑、游乐场等都门可罗雀。偶有清洁工人会谈起著名的清华附小将进驻的消息,而在城市贴吧的讨论中,被悲观地认为不可靠。
©肖诗白/Greenpeace绿色和平
2017年10月23日。江苏省盐城市大丰游乐园。被海风和潮气侵蚀到斑驳的摩天轮观光塔内部。据说由于海风的关系,其实很多游乐设施都是无法真正运行的。
©肖诗白/Greenpeace绿色和平
2017年10月22日。江苏省大丰市大丰游乐园。大丰围填海之后新区的打造的主题“海盗”乐园,一片聚集的欧式小镇空无一人。
©肖诗白/Greenpeace绿色和平
2017年10月22日。江苏连云港连云新城。沿海一些空城大多建造在围填海出来的土地上,现代化的写字楼、大型游乐场所、动物园甚至海洋馆几乎成了这些“海上”新城的标配。但无序扩展让这些新建的城市几近空城,配套设施利用率低。对于围填海中被吞噬的高保护价值湿地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
四面围海
中国滨海湿地中超过90%为位浅海水域湿地、淤泥质海滩和河口水域湿地,这些类型的湿地为滨海围垦提供了便利条件。向海要地的是以江苏为代表的沿海城市的传统发展模式,围垦后的土地大多建成了农业生产、水产养殖、化工园区基地等。但过快的围垦速率,使得滨海湿地的生态功能受到破坏,依赖滨海湿地生存的候鸟的栖息地也在急剧减少。
©肖诗白/Greenpeace绿色和平
2017年6月 30日。江苏省盐城市大丰保护区。鱼塘、农田、风电,是滨海湿地周边最常见的风光。根据沿海各省2011-2020年的海洋功能区划,到2020年依然有近25万公顷的滨海湿地将会因建设用围填海工程而消失。期间,江苏省还计划沿海滩涂围垦18万公顷。
©肖诗白/Greenpeace绿色和平
2017年8月20日。江苏省东台市条子泥湿地。为了修建鱼塘,巨型管道正在向海里抽砂填补到围垦区。巨大的声音让附近的候鸟也无法靠近。
©肖诗白/Greenpeace绿色和平
2017年10月24 日。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小洋口工业园区。在沿海围垦区建设产能落后高污染的工业园区,“向海要水、向海排污”在江浙沪是个普遍现象。黄海的湿地和近海污染导致渔获质量下降,也造成了对人和生物的危害。
©肖诗白/Greenpeace绿色和平
2017年10月24 日。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小洋口工业园区。上海交大农业与生物学院邱江平教授曾指出:“一般认为靠海近,建化工园区就有了缓冲带,这种思路是不对的。”“因为靠海偏远,又难防监管不力,企业容易发生偷排漏排。”
逆行而上的志愿者
©肖诗白/Greenpeace绿色和平
2017年10月27日。上海市南汇东滩湿地。姜龙是上海本地萤火虫志愿者小组的创始人,一直致力于上海的湿地保护。自然教育是了解自然的一个窗口,虽然志愿者的能量始终有限,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也是志愿者小组的名称的由来。
©肖诗白/Greenpeace绿色和平
2017年10月27日。上海市南汇东滩湿地。姜龙为我们展示当地湿地的历史变迁。滨海湿地在围垦后,有一些区域会经历一系列的地貌变化成为不同类型的人工湿地,如果不花力气维护,这些人工湿地最终将丧失湿地功能,变成干涸的陆地。
©肖诗白/Greenpeace绿色和平
2017年11月9日。江苏省东台市条子泥,何鑫目前在上海科技馆工作。每个月何鑫都会在江苏射阳至如东的湿地进行鸟类和湿地调查,并将数据提供给合作的NGO及相关单位。他告诉我们,滨海湿地的保护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过快的围填海会对滨海湿地的生态资源造成破坏,平衡好开发和保护的关系才能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肖诗白/Greenpeace绿色和平
2017年10月28日。上海市南汇东滩湿地。生态专家、本地志愿者、环境保护组织、观鸟爱好者们都在为滨海湿地的保护默默努力。姜龙、何鑫都会不定期地会带领市民在上海的滨海湿地进行自然观察和观鸟活动,希望在潜移默化的教育和活动中,让更多地人感受滨海湿地特有的生机,了解它的变迁,以及生活在这片沧海桑田土地上的人与其它生灵的故事。
尾声

©肖诗白/Greenpeace绿色和平
2017年10月26日。上海市崇明岛滨海湿地,可以远眺与江苏接壤的启东市。2017年底,包括上海、江苏、浙江等在内的5个沿海省市将会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希望这条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能够给滨海湿地以及生活其上的人们与各种生物继续生存的机会。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wechat_share!!wechat_share!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环境保护网 ( 湘ICP备11011689号

GMT+8, 2024-4-27 03:5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