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论坛 - 中国环境保护网

 找回密码
 成为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径流调控理论是水土保持的精髓——论水土保持的特殊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径流调控理论是水土保持的精髓——论水土保持的特殊性(郭廷辅 段巧甫)

[关键词]水土保持;径流调控理论;径流聚散工程;综合治理

[摘 要]控制水土流失的关键是科学调控坡面径流,径流聚散工程体系是径流调控理论的具体运用。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核心是解决坡面径流的科学调配和合理利用问题,不论是坡面措施还是沟道措施,都是依据径流调控理论,在径流聚散工程体系中各自起着处理不同地段坡面径流的作用,各项措施相互依存和互补,径流调控理论是成功水土流失的科学指南、是水土保持学科和水土保特事业发展的依据。
20世纪20年代我国就有一些学者开始研究水土流失问题,到40年代初,“水土保持”一词在我国产生。此后的60多年中,水土保持内涵不断充实和完善。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小流域综合治理在全国的推广和兴起,以及90年代初开始的城市、交通、工矿等非农领城水土保持分支的建立,使水土保持内涵更加丰富,水土保持学科和水土保持事业不断发展。但是,对丰富的实践升华不够,实践要求急需将经验理论化。
由于水土保持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互相交叉和互相渗透,导致社会上人们对水土保持独特的内涵不甚清楚,产生不少误解。因此,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予以正名。本文就是根据笔者数十年工作体会和近两年对陕、甘、青、宁、内蒙等 5省(区)水土保持实践的深入调研成果,对我国的水土保持理论与实践结合进行的初步研讨,以期推动水土保持学科和水土保持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1 径流调控理论是水土保持的精髓
几十年来,我国水土保持科技界的专家、学者对水土流失的成因进行了许多定位观测试验,以及近10年来的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揭示了不同类型区的水土流失规律,这对指导水土保持实践和推动水土保持学科的发展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是水土保持理论源于实践,只有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使之升华,才能完善和充实水土保持理论,理论才能创新,水土保持学科和水土保持事业才有牢固的根基。
1.1坡面径流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导因子
凡是在有降雨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的区城,坡面径流是导致地球陆地表土产生位移和搬运的主要动力。当然,径流速度及其动力大小,又与降雨强度、降雨量、地形坡度、土壤性质、植被稀密、岩石软硬等因素密切相关。但是,主导因子是坡面径流。如果地面平坦,仅雨滴降落击溅土壤,由于不产生坡面径流,因而不会造成水土流失;只有当坡面的雨水形成面流和股流时,才能冲刷土壤,导致面蚀和不同程度的沟蚀。坡度越陡、降雨强度越大且历时又较长时,水土流失便更严重,危害更大。新疆天山南麓年降雨量仅数十毫米,可是是以暴雨形式降落,历时短、强度大,一次降雨大于20mm时,就产生山洪,集中的坡面径流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危害,临近的公路往往被冲断,影响正常交通。黄土高原年降水量一般为300~600mm,干旱地区在300mm以下,一旦下暴雨,山坡上的雨水和泥沙倾泻而下,吞噬土地,掩没山下农田、村庄和道路,同时使大量泥沙进人黄河。这种举世无双的水土流失是在独特的条件下,主要由暴雨所形成的坡面径流所造成。在多雨的江南地区,不仅坡面径流导致坡耕地的严重水土流失,而且纯马尾松林和纯桉树林下也由于坡面径流而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出现“远看绿油油,近看水土流”的景象。因此,不论少雨区还是多雨区,都说明坡面径流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
1.2 控制水土流失的关键是科学调控坡面径流
根据径流调控理论,如果能够合理地调配坡面径流,就能控制水土流失或将水土流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各地经过综合治理竣工验收的小流域充分证明了这一论点。特别是那些综合治理程度比较高,且在措施的搭配上又动了一番脑筋的,抗御暴雨、防灾减灾的能力就比较强;反之,抗灾能力弱。因为在最小的治理单元内,采取了各项调配坡面径流的措施,而且这些措施之间是互动互补的关系,即形成为一个比较紧密的综合防御体系,也就是径流聚散工程体系,每项治理措施就是一个径流聚散工程,分别承担处理不同地段的坡面径流。因此,在遇暴雨时,不同地段的坡面径流各有归宿,得到合理分流,不让其形成导致破坏力的势能。这样,就不会出现水土流失灾害或是灾害很轻微,人们的生产、生活不会受到影响。尽管各地所规划布设和实施的小流域综合防御体系不尽完善,但毕竟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径流调控理沦从根源上解决水土流失问题。
1.3 径流调控理论是水土保持学和水土保持工作独特性的集中反映
现在社会上人们对水土保持的内涵存有误解,一是认为植树造林就等于水土保持,二是把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视为拼盘。我们认为,水土保持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最大区别是能够科学调控和合理利用坡面径流,按照径流调控理论,削弱导致水土流失的原动力,在不同降雨条件下,有序地聚集和分散坡面径流,达到控制水土流失和保护水土资源的目标。
任何单一的治理措施或任何单一的径流聚散工程,都无能力也不可能完成上述任务;杂乱无章的、主观的措施配置,即拼盘式的所谓综合治理,也不能达到上述目标。这就是我国的水土保持理论和举世无双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经验。
用径流调控理论诠释综合治理措施的内在关系,丰富和完善了水土保持的内涵,就能把人们的主观愿望和自然规律融汇一体,从而对治理措施的选择和布设,由盲目走向自觉。水土保持学科有了丰富的实践和坚实的理论基础,就会不断促进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

2 径流聚散工程体系是径流调控理论的具体运用
按照坡面径流的来源、数量和运行规律,因地制宜地布设径流聚集和分散的调配措施,即径流聚散工程,这是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的做法。
2 1 经过综合治理的小流域是一个完整的径流聚散工程体系
在我国,小流域的概念是指流域面积为5~30km2的闭合集水区,它既是降雨径流汇集的最小单元,又是水土流失发生发展过程和大江大河产水产沙的最小单元。从1980年开始推广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以来的20多年中,对综合治理小流城的认识有一个过程。起初只认识到综合治理包括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保土耕作措施,三者要结合;后来又从宏观上提出要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经过一段实践,取得了不同类型区综合治理的经验后,在水土保持法上明文规定小流城要形成综合防治体系;在以后实践中又强调各项措施之间的关系,即要优化配置。当时,甘肃省定西地区水土保持试验站针对这一重要技术问题开展了一个研究课题,即《小流域地形小气候、土壤水分特征及治理措施对位配置研究》,经过试验观测,取得了预期成果,并获得了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他们已从主观布设治理措施到按地形小气候和土壤水分来对位配置各项冶理措施,这是认识和实践上的飞跃。但是此研究还不够完善和理论化。
我国从80年代初推广小流域综合治理以来,包括水利部及所属流城机构开展的七大流域小流域试点和全国八片水土保持重点治理以及长江中上游、黄河中上游的水土保持重点治理,总共开展治理的小流域有2万多条,治理面积有数十万平方公里,其中有一部分小流域治理措施的布设,由于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处理得比较好,成效显著。近两年、笔者在深入调研中,通过学习和认识提高,从理论上揭示了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科学依据和独特内涵,这可以说又是一个新突破。
小流域综合治理,其核心就是解决坡面径流的科学调配和合理利用问题,将上下游、左右岸、坡面与沟道的径流分割成干部分,依此布设相应的调控措施,并组成若十道径流聚散线,将坡面径流合理聚集和科学分流,形成一个完整的径流聚散工程体系,在此体系中,优化配置的每项治理措施,就是一项径流聚散工程;也不论是坡面措施,还是沟道措施,都是依径流调控理论,在体系中各自承担处理不同地段坡面径流的能,像一条完整有序的链条,缺一不可。各项措施之间有其相互依存和互补的关系。否则,就起不到科学调控和合理利用坡面径流的作用,就不可能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和改造退化的侵蚀劣地。
因为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台治理具有上述功能、所以在何情况下,小流域综合治理具有明显的独特性和生命力。
2. 2 径流聚散工程类别
径流聚散工程首先是除害,控制坡面径流所造成的水土流失,同时又把除害与兴利统于一体。在不同降雨条件下,有以聚流为主,有的以分流为主,但聚与分同时存在,不是先聚后分,就是先分后聚。各省(区、市)都有成功的实例,现归纳为下几类加以说明。
2.2.1 改变微地貌,调控坡面径流
2.2.1.1 坡耕地径流聚散工程
(1)水平梯田。坡耕地修成水平梯田后,坡面径流不复存在,梯田接纳相应面积的降雨,所以不产生水土流失。
(2)隔坡梯田。这是水平梯田与一段原坡面相隔排列的一种梯田形式。水平梯田除接纳降雨外,还接纳隔坡上坡面径流,因此此段为汇流区:相隔坡面为产流区。梯田田面宽与隔坡宽的比例要依当地多年平均降雨量及雨强而定。由梯田与坡面相隔,可将径流的聚集与分散科学地解决。
(3)等高沟垄。该种沟垄适宜于20o以下的坡地。坡面上的等高沟垄,阻止坡面径流运行使得径流的聚集与分散间隔进行。在一般降雨下,坡面径流可就地入渗,增加了农作物所需的土壤水分。
2.2.1.2 荒坡地径流聚散工程
(1)燕尾式聚流坑。这是甘肃省定西县创造的,适宜于以上的陡坡地。这种整地工程、既少动士减少水土流失,又改变了以往那种满坡是鳞次栉比的鱼鳞坑布设的弊端,可以聚流,保证人工重建植被的正常生长发育。聚流坑的行距为5~8m,坑距为4~5m,聚流坑内种植灌木,坑的深宽各1 m,坑两边延伸的聚流埂间宽2m,形似燕尾,能接纳较多的坡面径。
(2)等高聚流沟(类似坡耕地上的隔坡梯田)。这种聚流沟适宜于25o以下的坡地。甘肃省定西县的做法是,沿等高线修筑水平聚流沟,沟内按一定距离设一小土挡,类似竹节沟沟距依据降雨量确定,一般为5~8m。沟为汇流区,种植经济林,隔坡种草灌或封育、此为产流区。
另外,宁夏彭阳县“88542”荒坡径流聚散工程的做法是在荒坡上。每隔4~8m(依降雨量而定)按等高修一条深、宽各0.8m的水平聚流沟,回填土后形成边埂高0.5m、顶宽0.4m、工程面宽2m的聚流沟,在沟内栽植灌木或经挤林,隔坡实行封禁治理(包括补种草类)。
2.2.1.3 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平梯田充分利用降雨的聚流方法(甘肃省定西县经验)
漏斗式聚流坑。适宜于比较宽的梯田,每公顷修600个漏斗式聚流坑,每坑栽植一株耗水少的经济树木。聚流坑的规格为4m×4m,树栽在方形的中央,将以树为中心向方形的4个角延伸所形成的4块三角平地修成有坡度的4块二角坡地,坡度大小依当地降雨量定。形似漏斗聚流坑挖成后,将树栽于坑中央底部,遇有效降雨,16m2:面积上的降而径流很快集中到聚流坑中央入渗蓄入土壤中,不像以往而水分徽地平铺在梯田水平面上,这样能保证经济林成活和正常生长发育。
b膜侧式聚流坑。适宜于比较窄幅的梯田,以6m长为一个小区,在中央挖0.6m见方的聚流坑,坑两边各形成一个长2.7m的三角坡地,并铺上地膜,只要有数毫米的有效降雨,在这个集流区面积上的径流就很快聚流于坑中央,入渗土壤,聚流坑栽植经济林,能吸收一定的水分。
2.2.2坡面径流聚散防线
山东省沂蒙山区、辽宁省凌源县等水土流失区,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将山项到山沟分设数道防线,调控坡面径流,达到控制水土流失的目的”一般是山顶种树(乔、灌木)种草覆盖,可减缓坡面径流流速,增加土壤入渗;山间坡度较缓部位修果树梯田,栽植经果林,改变微地形,一方面拦截山顶来的径流,另一方面拦蓄本身所承接的降雨,满足经果林生长需要;山脚修建水平梯田,作为基本农田种植农作物,一是拦截上部分散的坡面径流,二是拦蓄所承接的降雨,满足农作物需要,山沟修建谷坊和塘坝,这是最后一道防线,拦蓄山坡分散的径流,发展养殖业,并起灌溉、防洪的作用。
2.2.3坡面径流聚散体系
四川省水土保持部门从80年代中期开展“长治”工程以来,针对当地降雨量多、坡面水土流失严重的特点:逐步总结创造形成了一套处理坡面径流的成功做法、该省水保部门称之为“坡面水系”。他们的做法是分段分部位设直径流聚散防线。如嘉陵江下游地区在进行规划时,首先布设径流聚散体系和道路的骨架,然后布设坡改梯工程。在坡耕地与非耕地连接处的上部沿等高线开挖一条截流沟,拦截从山顶分流下来的坡面径流,并将其合理地排走。由于当地人多地少,为了节省士地,将田间道路与径流分流工程重叠布设,分流沟的上部盖石板作为道路,或在沟边埂上设置田间作业道。沟路两边是梯田田块,每块梯田布设有背沟和边沟,均与骨干分流沟相通,一是分散过多的降雨径流,二是能拦蓄一部分入渗,增加土壤水分。在骨干分流沟内分上、中、下三部位设置相应容积的聚流池,以拦蓄部分坡雨径流,供旱季灌溉用。暴雨时多余的径流均安全地排入河沟。由于当地降雨量多,一般以分流为主,同时也聚集。基本做到高部位的径流在高处分散和聚集高用,中部位的径流在中都分散和聚集中用,低部位的径流在低处分散和聚集低用,但下部的蓄水池的容积要大些,以便多蓄水。他们对每条小流城的坡面径流聚散体系的规划都有所不同,其难易取决于坡面大小和微地形的复杂程度。
湖南省新化县人多地少,在“长治”工程中布设坡面径流聚散体系时的独特之点是,将田间道路与坡面径流分流道合一设置。这样省地、省投资。规划时,首先确定主干道路和山坡上部的道路,同时要考虑坡面径流分散问题。然后布设两边的梯田,梯田有内沟排水,并与主干路相通,骨干路稍低于两边梯田。路两边设有-道混凝士埂拦挡暴雨径流进入梯田。道路是混凝士的,坡度变化处设置台阶,可以消能,防止径流冲刷。
除在上、中、下部分设相应容积(依地形而定)的聚流池蓄水备用外,大部分坡面径流通过道路安全排入河沟。
2. 2 .4 村庄、道路等径流聚散工程
在黄土高原,道路、村庄、庭院的坡面径流可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如何处理其径流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宁夏固原县湾掌沟小流域群众对村庄、道路降雨径流的调控和利用比较合理,将村庄、道路径流分流入路边的梯田内,或者在路面径流汇集处修建30~50m3的水窖,引道路径流入窖存储备用。又如甘肃省定西地区充分将庄院径流(包括屋顶径流)聚集入水窖,解决人畜饮水和点浇问题,这样使坡面径流各有归宿而不危害村庄、道路和农田,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同时化害为利,拦蓄起来供浇灌之用。
2 .2 .5 沟道聚流工程
水土流失区均重视沟道的拦蓄工程,因为这是最后一道径流聚散工程。如黄土高原筑坝拦泥蓄水,淤出的土地增加了可利用土地面积,蓄的水可发展灌溉,解决干旱缺水的问题。宁夏固原县有些小流城具有丘低坡缓、沟道开阔的特点,其做法是在沟道逐级修坝成为径流泥沙聚集区,山坡全部封禁成为产流区。据宁夏水保局资料,产流压(山坡面积)与聚流区(沟坝拦蓄面积)比位以4:1为宜。属于土石山区的山东省平邑县有些小流域,布沟道筑石坝汇集山坡分流的坡面径流,灌溉经济林和农作物,使土地产出率大为提高。江南地区在沟道修建塘堰,也是拦蓄坡面径流的做法。
2 .2.6 大型径流聚集工程
甘肃省秦安土县和陕西省榆阳区、志丹县双河乡在梁峁项部建大型径流场,聚集四周的坡面径流和降雨,在径流场下建串连的水窖或建大水土窖存蓄径流场的降雨径流,发展大棚蔬菜和经果林。
2 .2 .7 聚集塑料大棚的降雨径流
甘肃省秦安县地少人多,为了提高士地产出率,有些农民在土地上建塑料大棚,发展反季节爪、菜,为了降低成本,他们充分利用棚表面的降雨径流。为避免径流集中造成地面的水土流失,在塑料棚临近地面处埋一条预制的U形渠,在渠末端低处修30~60 m3的水窖,聚集塑料大棚的径流,供浇灌蔬菜用。

3 用径流调控理论指导水土保持实践
径流调控理论是从实践中总结升华而来的,同时又是检验实践正确与否的科学依据,是水土保持实践向科学化发展的指南。
3. 1 依据径流调控理论对治理水土流失实践的反思
我国治理水土流失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是近些年来,各方面都在声称治理水土流失,到底如何有效治理水土流失,用径流调控理论这块试金石来检验是非常重要的。实际上,从观念、思路、指导方针、技术路线和措施布设等方面来看,都有必要进行创新。
(1)在黄土高原地区(干旱半干旱地区)单纯依靠植树造林,特别是栽乔木树控制水土流失是不现实的。一是该地区立地条件恶劣,干旱缺水,大面积栽树,土壤水分亏缺与树木耗水差距甚大,不易成活,在降水正常年,即便活了,由于降雨量少与时空分布上又极不均匀,树木也难以正常生长发育,成为“小老头树”,加之贴地面无植被、无枯枝落叶层,仍起不到保持水土的作用;二是雨季的坡面径流得不到科学调控,因为单一植物措施形不成综合防御体系,也就形不成完整的径流聚散工程体系。可见,只有把植物措施作为综合治理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其他措施相互配合,达到功能互补,才能发挥植物措施在综合治理中的应有作用。
(2)把水土保持综合防御体系视为,“拼盘”各项措施似乎互不相干,任意肢解,实际上仍是依靠单项措施解决水土流失问题,这是不可取的。各项治理措施的有机组合,是依据调控坡面径流的作用而对位布设的,各措施间互为补充,缺一不可,将综合治理措施肢解是违背水土保持径流调控理论的。
(3)在干旱、半干旱水土流失区,从山脚到山顶修成整坡连台梯田的方法需要改进。坡耕地修成水平梯田,改变了微地形,坡面径流线被切断了,控制了坡面径流,自然也控制了水土流失,这一点无可非议。但未形成多措施互补的径流调控体系,同时又不够经济,修一块梯田只控制了自身的坡面径流,一块地只接纳一块天的降雨,没有外来坡面径流,土壤水分仍不够,梯田产量依然受水制约,不可能获得较高的单位面积产出率。因此,要依据坡面径流的来源、数量和运行规律,在山坡的中下部修梯田。上部种植灌草,作为产流区,以补给梯田来水,这样可以减少工程量,节省治理成本,提高综合效益。
(4)铺天盖地的荒坡造林整地工程不可取。近两年在大规模退耕还林中,到处可见鳞次栉比的鱼鳞坑、紧密排列的竹节沟和水平台,当年看非常壮规,但是布设不科学。修这些工程 是为了蓄水养树,可是这类整地工程像个碟子,蓄不了多少水,不仅外来径流蓄不下,就是下暴雨时“一块地对一块天”也会很快溢流,导致这些微形工程被冲毁。因此,要像甘肃省定西县那样,依据径流调控理论,布设径流聚散工程,既聚集坡面径流供树木生长需要,又将投劳投资用在刀刃上,解决了形式主义问题。
(5)在干旱、半于旱地区,对树种的选择和种植密度,不依水而定是不科学的。现在退耕还林中要求80%的种树,20%的种草,每公顷要求栽乔木1650~3300株。2000年我们在甘肃、青海、宁夏等省(区)调研时,看到造林成活率很低。在干旱、半于旱地区造林的密度和树种,一定要依据多年平均降水量来定,树种应选择耗水少、耐旱耐瘠薄的灌木,如柠条、紫穗槐、沙棘以及山杏等。不少地方在退耕还林中大种仁用杏(大扁杏),这也会因水分不够而不能如愿以偿。
种植密度不宜把湿润地区的标准套用于干旱地区,这样会适得其反。如果栽植仁用杏之类,以每公顷600~900株为宜,而且还要利用外来径流。最好的办法是林草隔坡间种,隔坡主要种紫花苜蓿等多年生牧草,等高水平聚流沟种树(灌木或经济林),隔坡沟垄法种草,挂淤过水,多余的坡面径流流入水平聚流沟供树木生长需要。
荒坡或陡坡耕地大面积栽植乔木不可取,实践证明,不依水定树是肯定要失败的。
(6)水窖位置布设不当。有些干导、半干旱水土流失区,在路边或地边布设水窖等径流聚集工程时,只考虑一定间隔修一个水窖,不管有无坡面径流,有些修在较高部位,根本无聚流条件,农民意见很大。应该根据径流来源和径流运行规律选择窖址,同时要计算在一定范围内,在当地多年平均降雨量条件下的产流量,然后再确定聚流工程的容积大小。水窖容积一般30 ~50m3,不宜太大,因为容积应与产流面积相适应,道路径流线不宜过长,过长会使道路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形成不能行走的沟壑。
(7)在水平梯田内栽植经果林的树盘高出田面,起不到多聚流的作用。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应推行定西县那种做法。
3.2 径流调控理论是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科学依据
(1)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优化、对位配置的理论依据。上面对综合防御体系与径流聚散工程体系的相应关系作了比较明确的阐述,说明了径流调控理论解决了多年探索的各项治理措施在不同条件下的组合问题,即在一个综合体中优化配置的措施结构比以及措施之间的功能互补关系,从而使水土保持规划工程师和治理工程师能自觉地运用径流调控理论采用相应调控导致水土流失的坡面径流,使保持水土真正落到实处,解决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避免了形式主义和虚功,真正达到治理一条小流域成功一条发挥一条的效益。严格来讲,现在 还没有一条小流域是自觉地运用径流调控理论来布设措施的。如能做到这一步,就是水土保持工作、水土保持学科和水土保持技术的新突破。因为以径流调控理论为多种措施优化配置的依据,就赋予了综合治理新的内涵.这些措施就成为密不可分的复合系统,不再是那种松散的、按主观设置的措施结构比进行的组装体。
(2)水土流失区人工重建植被的理论依据。在区域性和季节性干旱缺水的水土流失地区,人工重建植被成败的关键是要解决苗木成活率和成活后能正常生长发育的问题。因此,要按照径流调控理论,在综合冶理中建立径流聚散工程体系,依靠调控地面径流,调节降雨的时空分配,为林草成活和生长创造局部适宜的供水条件。人工重建植被的范围和种植要依据可能产生的坡面径流量而定,这样植被重建才能成功,才能事半功倍。
(3)水土流失区重建良性生态环境的理论依据。没有造成水土流失之前的良性生态环境,是长期形成的,被破坏之后,生态环境很难恢复原貌或类似原貌,因此水土流失区是水土保持重建新的良性生态环境问题。
水土流失是恶劣生态环境的主要特征,控制坡面径流导致的水土流失是使恶劣生态环境逆转的症结所在。在重建良性生态环境中水是很重要的因素,特别是在黄土高原,坡面径流又是生态环境建设中极为重要的水源,因此科学调控和合理利用坡面径流是生态环境建设成败的关键。
(4)非农领域布设治理水土流失措施的理论依据。因城市、矿区、交通等非农领域的水土保持措施是按局部或一条线布设的,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汛期坡面径流的来源、数量和运行规律,科学地规划有针对性的高标准径流聚散工程,每一项治理措施务必是安全的坡面径流聚散工程,并要形成新的径流调控体系,以保证主体工程的安全运行。
(5)评价水土保持规划的理论依据。过去对水土保持规划的评价,往往是看土地利用结构比的变化,而没有说明变化的依据是什么,以何种比例较为适宜。现在可以根据径流调控理论来评价综合治理措施的组合以及它们之间的功能互补关系。坡面径流经过径流调控体系和径流开发利用体系得到科学调控和合理利用,首先是水土流失被控制,其次是在坡面径流合理利用条件下,按照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市场预测,使侵蚀劣地得到改造和科学利用.土地产出率提高,正确处理了人和土地与水土保持的关系。凡符合以上两项主要要求的水土保持规划,就可以说是一个务实的好规划。
(6)水土保持独特性和创新的理论依据。水土保持独特性就是以科学调控和合理利用坡面径流为主轴而优化配置的综合治理开发的径流聚散工程体系。水土保持学科和水土保持事业只有按照径流调控理论,才能得以顺利而蓬勃地发展。水土保持的创新,只有沿着这个理论,才能步入科学化的轨追,水土保持才有新的突破和发展。
(7)将兴利寓于除害之中,发展小流城经济和水土保持产业化的理论依据。径流调控理论所形成的径流聚散工程体系,既能控制坡面径流导致的水土流失,又在调控坡面径流时化害为利,合理地利用坡面径流。把调控与利用统筹兼顾,把除害与兴利统于一体,为在综合治理的侵蚀劣地上发展产业化、商品化经济,即小流域经济和水土保持产业化,这是发展县域经济和农民致富的重要基础,也是巩固提高治理成果、发挥更大生态效益的重要基础。

综上所述,从治理实践中总结和升华的径流调控理论,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和旺盛的生命力。它是成功防治水土流失的科学指南.是水土保持学科和水土保持事业发展的理论依据。让我们在水土保持理念、防治对策、治理思路和技术体系等方面按照此理论创新,更好地发挥水土保持在社会经济发展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中的突出地位和作用。
[作者简介]郭廷甫(1935),男,湖南省涟源县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原司长。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wechat_share!!wechat_share!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环境保护网 ( 湘ICP备11011689号

GMT+8, 2024-4-25 17:5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