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论坛 - 中国环境保护网

 找回密码
 成为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51|回复: 0

标注美丽湖南新高度 《湖南省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解读

[复制链接]
扬州一怪姚大鹏 发表于 2017-10-16 08:5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各地加强水土保持,三湘大地呈现山清水秀的美景。图为新化县城一角。(资料图片)
王睿 左双苗 柳德新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保住绿水青山,才有金山银山。当中国时刻迈入“十三五”时期,绿色发展理念正在成为时代主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方能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方能使三湘四水以及我们赖以生存的水和土永葆生机活力。正因如此,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愿景,要求“推动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实现从绿色大省向生态强省转变”、“坚持生态优先,使三湘大地山清水秀、天朗地净,家园更美好”。
  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我省第一个水土保持规划应运而生。2017年1月,省政府批复同意《湖南省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这标注着美丽湖南新高度: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大局,按照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总体要求,以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土资源为主线,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区域综合防治和监督管理,加强预防保护,注重发挥大自然的生态修复作用,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改善,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供支持。
  湖南水土流失面临怎样的现状?《湖南省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有哪些亮点?将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改变?本报邀请省水利厅专家进行解读。
  1
  从“求生存”到“求生态”——
  《规划》成为落实水保“硬杠杠”的关键之举
  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资源,是环境与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水土流失对农业生产、生态可持续发展、防洪安全及水质安全有着重要影响,是我国的主要环境问题。
  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把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作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项目的优先选项,实施好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水土流失及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河湖和湿地生态保护修复等工程,增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
  “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经济社会发展从‘求生存’到‘求生态’,水土保持也相应变成了‘硬杠杠’。”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处处长周国华介绍,编制我省第一个水土保持规划,也就顺理成章、势在必行。
  编制第一个水土保持规划,我省起步较早,2013年就启动了湖南省水土保持规划编制工作,完成了《湖南省水土保持规划技术细则》的编制和评审以及《全省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技术细则》的编制工作。2014年,开展了规划编制培训等相关工作,先后完成了水土流失遥感调查、两区划分(划定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重点治理区)和规划起草等前期工作。
  摸清水土流失“底子”。早在2015年初,省水利厅就与国土测绘单位合作,完成了全省第三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将水土流失落实到图斑、市县、流域,并于2015年12月31日在《湖南日报》发布《湖南省水利厅关于湖南省第三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结果的公告》。根据公告,全省现有轻度以上土壤侵蚀面积37357.47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7.63%。其中,轻度侵蚀面积25498.07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面积的68.25%;中度侵蚀面积9337.44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面积的24.99%;强烈侵蚀面积1298.02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面积的3.48%;极强烈侵蚀面积925.89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面积的2.48%;剧烈侵蚀面积298.05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面积的0.80%。
  给水土流失预防治理“划重点”。2016年上半年,在湖南省第三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的基础上,省水利厅依法划定了全省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简称“两区划分”),征求市县水利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完成《湖南省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划定》专题报告,并向社会公告。公告显示,全省划定6个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预防保护面积16193.53平方公里;5个省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治理面积10686.63平方公里。据悉,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省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涉及13个市75个县(市、区),预防治理总面积26880.16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12.69%。
  出台《湖南省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2016年,省水利厅组织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等单位,正式启动《湖南省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编制工作。2016年11月,《规划》草案通过了省水利厅组织的技术审查,并征求有关单位、市县水利部门的意见,对规划草案进行公示,召开专门的听证会议,对规划进行多次修改和完善。2017年1月,省政府批复同意《湖南省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
  专家认为,《湖南省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是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重要举措,是指导我省水土保持工作的技术支撑,是合理开发利用我省水土资源的主要依据之一,也是我省水土保持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体现。
  2
  让“三跑田”变“三保田”——
  水土保持既追求“美生态”,也追求“富口袋”
  新宁县高桥镇低坪村,由于山丘起伏,有不少坡地。一遇山洪,土壤表层被一层层剥去,成了“跑水、跑肥、跑土”的“三跑田”,粮食产量越来越低,经常是“种了一坡,收了一斗,煮了一锅”,这也是当地长期贫困落后的重要原因。
  “十二五”期间,在水利部门支持下,新宁县政府在低坪村实施“坡改梯”项目,一台台挖机将坡地铲成梯田,600亩梯田呈现在当地。如今,“三跑田”变成“保水、保肥、保土”的“三保田”,成为脱贫攻坚的保障。
  随着《规划》的实施,我省越来越多的“三跑田”有望变成“三保田”。
  《规划》的内涵非常丰富,包括11个部分:基本情况、水土保持区划、现状评价与需求分析、规划目标任务和规模、总体布局、预防规划、治理规划、监测规划、综合监管规划、近期工程安排及实施效果分析、保障措施。《规划》确定了水土保持的5个基本原则:尊重自然,预防为主;承上启下,突出特色;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加强监管,注重效率。
  《规划》提出了我省水土保持的工作任务:加强预防保护,保护林草植被和治理成果,以国家级和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为重点,明确生产建设活动的限制或禁止条件,采取封育保护、自然修复等措施,保护和建设林草植被,提高林草覆盖度和水源涵养能力,维护供水安全;统筹各方力量,以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为重点,以小流域为单元,采取工程、植物、农业耕作等措施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减少进入江河湖库泥沙;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监测体系,补充和完善监测站点,推进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创新体制机制,强化科技支撑,建立健全综合监管体系,提升综合监管能力。
  《规划》明确了水土保持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近期目标:到2020年,初步建成与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分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重点防治地区生态趋向好转,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有所下降,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林草植被覆盖状况得到有效改善。全省累计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500平方公里,年均减少土壤流失量1500万吨,水土流失总治理率达到20%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下降到15%以下,中度及以上侵蚀削减率达到25%以上,坡耕地治理率达到15%以上,林草覆盖率达到62.5%以上。
  远期目标:到2030年,基本建成与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分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控制在适当范围内,人为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控制,林草植被覆盖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全省累计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150平方公里,年均减少土壤流失量3500万吨,水土流失总治理率达到70%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下降到10%以下,中度及以上侵蚀削减率达到65%以上,坡耕地治理率达到40%以上,林草覆盖率达到63%以上。
  《规划》强化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建立较为完善的水土保持监测体系、制度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推进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水土流失防治效果。注重开展水土保持知识专题教育,强化宣传引导,加强社会监督,增强全民水土保持意识,有效控制生产建设活动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
  3
  把规划蓝图变为现实图景——
  生态强省,水保筑基
  如何把规划蓝图变为现实图景?“十三五”期间,我省将以“保护生态环境、夯实生态文明”为指导,深入开展水土保持国策宣传,加快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步伐,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强化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努力提高水土保持行业管理能力和水平,为实现我省“山青、水绿、天蓝”的目标提供有力支撑,为“推动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实现从绿色大省向生态强省转变”筑牢基石。
  省政府关于《湖南省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的复函要求:《规划》实施要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大局,按照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总体要求,以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土资源为主线,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区域综合防治和监督管理,加强预防保护,注重发挥大自然的生态修复作用,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改善,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供支持。
  省政府强调,要以湖南省水土保持区划和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为基础,全面实行预防保护,重点加强水源保护区、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河流两岸、湖泊和水库周边等重点区域的预防保护工作,全面预防水土流失;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综合治理,加强重点区域和坡耕地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省政府明确,强化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建立较为完善的水土保持监测体系、制度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推进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水土流失防治效果。注重开展水土保持知识专题教育,强化宣传引导,加强社会监督,增强全民水土保持意识,有效控制生产建设活动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现象。
  省政府要求,要指导各市州、县市区政府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分工,加大工作力度,完善政策措施,切实推进本区域水土保持工作;要牵头做好《规划》的组织实施工作,加强跟踪监测、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认真研究解决《规划》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推动各项工作落实。省直有关单位根据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对规划计划编制、政策实施、项目安排等方面予以积极支持。
  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盼,《湖南省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必将标注美丽湖南新高度!
  多措并举保障规划落地见效
  规划的生命力在于实施。省政府2017年1月批复的《湖南省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提出了确保规划实施的一系列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
  水土保持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具有群众性、社会性和综合性的公益性事业,必须强化政府的组织领导。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奖惩制度,省政府对涉及国家级、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的设区市政府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各级人民政府要将水土保持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将规划确定的水土保持工作目标和任务,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安排专项资金,并组织实施。
  ——严格依法行政。
  依法编报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规范水土保持方案审批,认真落实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加大水土保持执法力度,强化监督检查,坚决查处违反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行为,严控人为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
  加大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依法征收力度,加强水土保持资金管理,做到专款专用。
  ——拓宽投资渠道。
  加大各级政府水土保持投入,支持水土流失治理工程项目。
  完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征收和使用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采矿及工业企业的水土流失恢复治理责任机制。
  完善社会激励机制,调动社会投入水土保持的积极性。
  ——创新体制机制。
  培育和完善水土保持社会服务化体系,大力推进政府购买服务。
  改革水土保持政府投资管理模式,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投资使用效益,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水土流失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推进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建设,结合村容村貌整治,与农村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紧密结合,提升水土保持的社会影响力。
  ——依靠科技进步。
  各级政府要重视水土保持科技工作,支持水土保持学科发展和产学研体系建设,强化技术培训和人才培养,支持科技创新。
  加大水土保持科技投入力度,在水土保持项目经费中,确定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技术示范与推广。
  ——鼓励全民参与。
  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水土保持宣传,大力营造防治水土流失人人有责、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及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氛围。
  加大科普教育的投入,建设一定数量的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基地,把水土保持科普宣传贯穿到整个义务教育阶段。
  建立水土保持公众参与平台和网络交流机制,增强网络技术服务和信息发布功能,满足公众提交建议、举报水土保持违法事件的需要,提升公众参与度。(王睿 左双苗)
  推进监测和信息化建设,夯实水土保持工作之基
  水土保持监测与信息化工作是水土保持行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新形势下进一步落实监管职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我省积极贯彻落实《水利部关于加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通知》、《全国水土保持信息化工作2017-2018年实施计划》,根据《湖南省水土保持监测规划(2015-2030年)》,加快推进水土保持监测与信息化建设,夯实水土保持工作的基石。
  水土保持动态监测总体思路:采用卫星遥感、地面观测调查与模型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开展重点防治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典型监测点定位观测,及时准确掌握县级以上(含县级)行政区域的水土流失面积、强度等的年度动态变化,为水土保持政府目标责任考核、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生态安全监测预警和生态建设宏观决策等提供基础支撑。到2020年,全省基本形成上下协同的工作机制,全面掌握不同区域水土流失动态变化,建成布局合理的监测站网体系。
  水土保持信息化工作总体思路:全面推进水土保持信息管理系统应用,以应用促完善,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等先进技术手段对生产建设项目和水土保持重点治理项目实现信息化监管的全覆盖,提升生产建设项目和国家、省级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监管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时效性,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撑。到2020年,全面推进水土保持信息管理系统应用,业务数据全部及时入库。全省范围内实现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动态监管全覆盖,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全面纳入“图斑精细化”管理。
  根据水利部部署,我省主要承担的水土保持监测和信息化工作任务可细化分解为9大类。其中,水土保持监测方面的工作任务包括:全面开展年度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定期开展水土保持普查、积极推进水土保持监管重点监测、强化水土保持监测点建设与管理、大力加强数据整编与共享服务;水土保持信息化方面的工作任务包括: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及数据录入、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监管、开展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图斑精细化管理、技术培训。(王睿 左双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环境保护网 ( 湘ICP备11011689号

GMT+8, 2024-3-29 17:5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