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论坛 - 中国环境保护网

 找回密码
 成为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02|回复: 0

湘江上游治污资金受困 永州呼吁建生态补偿制

[复制链接]
扬州一怪姚大鹏 发表于 2017-10-8 11:3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还以为这是修高速公路的工地。”7月18日中午,在临武县甘溪坪村,就被眼前的景象所吓倒。你很难想象到,这下面曾是一条奔腾的河流。当地镇政府一官员说:“目前甘溪河一期治理基本完成,河水比以前好多了,下一步重点工作是清淤,还这条河流原貌。”



从山顶往下看去,这片原本青葱翠绿的山脉,变得千疮百孔,当地锰业公司负责人说:“现在矿还没有挖完,挖完就会恢复植被。”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李意云当场指出:“你们这种方式我不赞同。”.



截至目前,《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方案》启动将近一年,在湘江上游的许多矿区,像这样的尾矿库越来越多,这对于遏制污染源,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在永州市零陵区南电水域,记者们见到了这些天最清澈的一片水域,河中,水草丛生,柳树成荫,一位记者在微博中写道:“这大概符合人们对湘江治理最美好的想象了吧”

华声在线7月23日讯(图文/记者 蒋小康 实习生 綦雅倩)“昔闻湘水碧如染,今闻湘水胭脂痕。”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长卷中,形容湘江水之清、景之美的诗词,不胜枚举。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这条全长817公里的大河,泽被沿岸数以千万计的居民。

这条被誉为湖南人“母亲河”的河流,随着长期以来的工业开发,致使大量含有重金属物质的污水排入湘江,导致湘江重金属污染成为全国之最。2011年8月5日,全国第一个获国务院批准的重金属污染治理试点方案--《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正式启动。按照中央及湖南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一系列针对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的项目,陆续展开。

各地治污的进展究竟如何?方案启动近一年,不少网友牵挂着湘江治理的成效。7月16日至21日,2012年三湘环保世纪行活动如期举行,包括华声在线在内的20余家中央及省直媒体记者与环保志愿者兵分三路,分赴长沙、株洲、湘潭、衡阳、永州及郴州六地,探寻湘江流域水质保护和水污染治理的现状与困难,推动湘江流域综合治理。

上游治污效果初显成效

地处湘南的郴州市与永州市,位于湘江上游。两地河流众多,对于湘江治理,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性,仅在永州境内,湘江流长223公里,占总长的26.1%。

残酷的是,揭开历史的面纱,郴州三十六湾、香花岭矿区、永州石期河区域,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受“有水快流”、“先上车后补票”政策引导,当地及周边县的部分群众掀起上山采矿的热潮,矿区滥采乱挖乱选行为造成该区域山谷河道淤塞、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质重金属严重超标,给矿区及河道下游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和破坏。

一路上,采访团成员的微博让人心惊。

@妮苞同学:今天在临武县花塘乡铺下自然村2组村民邝秋健:赶集花了80多元买了21只小麻鸭,带回家后养了几天连站都站不起来了。21只鸭子都这样。邝秋健说,就是因为喝了村里的水才这样的。

@帅小呢:山在哭泣,专家说这样的山头,几乎不可能恢复了。

面对一水疮痍,2011年,湖南省争取到了国家级的《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方案》的批复,这份方案设计927个项目的595亿元资金投入,目标是要在5年时间内实现涉重金属企业数和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在2008年基础上双双减半,解决一批历史遗留问题。

同年8月5日,方案正式启动,根据安排,我省确定的第一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推进结构转型,简单地说就是企业的淘汰退出。据省环保厅公布的资料显示,方案实施一年,湖南省共关闭淘汰662家涉重金属污染企业,基本完成第一年制定的目标。目前省委省政府正在酝酿的十大环保工程之首,就是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

所幸,采访团在一些治理已初显成效的区域,看到了令人欣喜与憧憬的另一番景象。

@朱小屹panda:石期河上游,蓝天青山,水不太绿。村民说,原来这里的水就是泥巴水,跟黄河差不多,附近大概有125台锰矿洗矿机组,到今年差不多减少到50台左右了。

@叮叮当当冒险记:溯源而上,我们来到了石旗河上游的石岩头镇。03年治理后,这里的水质基本恢复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水平。河中水草招摇,小鸭戏水,该会满足每个人心中对田园生活的最优幻想罢。

作为上游的重要城市,郴州和永州一些治污项目相继上马。通过整合源头矿业生产秩序,关停一批违法的选矿厂,污染源得以遏制。在郴州市西河治理工程中,已完工的沙滩公园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采访团抵达的周一下午,来此地游玩的市民仍让这个公园显得有些拥挤,而在数月前,这里还是一片满目疮痍的尾矿库。

在永州市零陵区石岩头镇大和平村,和珠山镇一样,也是锰矿的主要分布区。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家允许个体采锰后,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产锰区居民开始大规模开采锰矿。环境污染很严重,大和平村的村民们也因此将石期河戏称为“黄河”。

从去年开始,当地政府展开了整治行动,对附近的私人小矿厂进行整合,成立了零陵区锰资源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进行统一管理。公司在矿区内建设尾矿库,矿区周围修建排洪沟,不让洗矿的废水排到石期河里。石期河逐渐告别了“黄河”时代。

资金困扰,项目进展缓慢

水变清了,但河道淤塞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在石期河下游的东安县石期市镇,水车村支书谭秋春告诉记者,记得以前村民们经常去河里洗澡,现在连牛都不敢去河边。因为万一掉进河里,很有可能被陷在河底沉积的淤泥中上不来,“淤泥最深的地方到了胸口”。

一些在岸边的田地每到汛期,随时都可能遭受洪水的侵袭。因此,田地的产量也受到影响。同时,灌溉农田用的电排,抽水管也经常被堵住。隔不了多久就要清理一次。

“我们能做的就是清淤,”石期市镇副镇长蔡德勇表示很无奈,目前最缺的就是钱。

与石期河一样,湘江水系舂陵水一级支流甘溪河的治理工程也取得一些进展。但同样受困于资金,项目进展也难以让人感到乐观。

“我还以为这是修高速公路的工地。”7月18日中午,采访团一行刚刚到达临武县三合乡甘溪坪村,就被眼前的景象所吓倒。站在公路大桥上放眼望去,映入眼帘的是漫天的黄泥与矿渣,一股小得无法形容的水流汩汩的流着,如果不是有村民告诉记者,你很难想象到,这下面曾是一条奔腾的河流,沿岸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全部来源于此。

三合乡政府一官员介绍说,目前主要完成的治理工作是对上游矿区的整治,污染源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下一步主要是清淤,这一部分的资金,现在正在向国家发改委递交项目立项文件和申请项目资金拨付计划。

“源头不治,湘江难治;源头不清,湘江难清。”这是郴州临武县政府在报告中的一句话。

临武县政府一官员苦笑着说,香花岭三十六湾矿区是湖南省重金属治理的重点片区之一,也是郴州唯一重点治理区域。2010年,该区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一期工程仅获得国家支持3600万元,远低于其他非重点区域。“这只能算是杯水车薪,是导致治理项目难以推动的重要原因。”

无独有偶,在采访的五天时间里,无论是在郴州,还是永州,地方政府官员大都对湘江治理持欢迎态度,但是一提到项目进展,几乎全都认为,中央配套的资金有限,而地方政府配套部分,很多地方根本没有办法完成。

郴州市官方介绍,该市25个治污项目计划总投资19.8亿元,目前已到位10.8亿元,资金缺口达9亿元。资金到位率54.39%。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4.14亿元已全部到位,而地方政府资金到位率仅仅35.9%。

记者获得的资料显示,郴州东河滨江景观带项目,需投资10多亿元,目前到位的只有3亿多元。观山洞采选矿区重金属综合治理工程项目,需要资金1.04亿,目前只到位3000万。

相邻的永州市也面临着相同的窘境,由于投入不足,永州市、县、乡三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欠账,部分历史遗留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建议:建立上下游补偿机制

面对巨额的资金缺口,这场利国利民的治污行动该如何进行下去?

一些上游城市提成了向下游要钱的想法。永州市人民政府建议说,提升湘江可持续支撑能力,需要充分调动上游地区水生态保护的积极性。应当建立下游地区补偿上游地区的生态补偿制度,确定下游地区每年按财政收入的一定比例对上游地区进行补偿。提高湘江上游地区的地方税收分成比例,加大对湘江上游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同时,在立项上,对有助于湘江水生态保护的项目应该向上游地区重点倾斜。

这份建议得到了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李意云的认同。李意云说,应当要加大对上游地区的保护支持力度。他认为,上游地区为了让下游喝上干净水,有些项目不能搞,需要对他们进行补偿。目前,生态补偿制度喊了很多年,却迟迟未能出台,关键卡在了拿方案上。他希望,大家能共同探讨,尽快建立上游地区的生态补偿制度。

记者发现,在流域生态补偿方面,国内外比较成功的例子不少。在国外,澳大利亚通过联邦政府的经济补贴,来推进各省的流域综合管理工作;纽约水务局通过协商确定流域上下游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的责任与补偿标准等。

而在国内,地方的实践主要集中在城市饮用水源地保护和行政辖区内中小流域上下游间的生态补偿问题,如北京市与河北省境内水源地之间的水资源保护协作、广东省对境内东江等流域上游的生态补偿。应用的主要政策手段是上级政府对被补偿地方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或整合相关资金渠道集中用于被补偿地区,或同级政府间的横向转移支付。

同时,在浙江、广东等地的实践中,还探索出了“异地开发”的生态补偿模式。为了避免流域上游地区发展工业造成严重的污染问题,并弥补上游经济发展的损失,浙江省金华市建立了“金磐扶贫经济开发区”,作为该市水源涵养区磐安县的生产用地,并在政策与基础设施方面给予支持。2003年,该区工业产值5亿元,实现利税5000万元,占磐安县财政收入的40%。浙江还有另外5个市、县也开展了或将要开展类似的做法。

在一份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早年发表的《生态补偿机制课题组报告》中,对于实行下游对上游进行生态补偿的必要性,作了如下阐释:我国大多数河流的上游地区往往是经济相对贫困、生态相对脆弱的区域,很难独自承担建设和保护流域生态环境的重任,同时这些地区摆脱贫困的需求又十分强烈,导致流域上游区发展经济与保护流域生态环境的矛盾十分突出,如何协调好这种关系,就需要下游受益区和中央政府来帮助流域上游区分担生态建设的重任。

因此,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实施中央及下游受益区对流域上游地区的补偿机制,可以理顺流域上下游间的生态关系和利益关系,加快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并有效保护流域上游的生态环境,从而促进全流域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环境保护网 ( 湘ICP备11011689号

GMT+8, 2024-3-29 16:1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