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论坛 - 中国环境保护网

 找回密码
 成为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3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仪征一棵590岁银杏“怀中抱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古银杏怀中抱子
百年银杏保护牌
古银杏果
清扫古银杏落叶
古银杏斑驳的树干
古银杏远远高出屋脊
    一株百年古银杏,从中裂开,主枝干背向分离,却靠着顽强生命力,腹中又生一子树,成为罕见的“子母树”。在仪征,这株奇树默默守护千年古三官庙。此古庙历经世间沧桑,几经修复,而这株银杏穿越历史时空,见证着四朝古刹的历史变迁。
    仪征百年银杏“怀中抱子”
    来到仪征市真州城北北郊的古三官庙,远远望去,庙前有一棵奇特的百年银杏树。树身直径有2米之多,树身高11米。“传说庙前银杏在1300多年前就有了,种植于唐高宗年间。”附近居民说,可能后来庙宇修缮,银杏重新种植,现存的庙前银杏树龄590年。
    但这株银杏之所以有名不是因为它的百年树龄,而是它“腹中生子”。近看可见母树从中裂开,树内又生子树。看上如同子立母腹,母子枝叶仍很茂盛,照常春华秋实。于是这棵树便有了特别的名字——“怀中抱子”。
    “腹内子树也有三百多年了,生长得极好。”三官庙内的出家师父告诉记者,庙内还有一株银杏树,是庙前的银杏落种而生,高已接近与母树平头。这三株银杏树被人们称为“子孙三代”,每年都挂果累累。“在扬州,乃至全江苏,应该也没有这样特别的古树了。”师父说,有传说,树为天上之物,被贬入凡间,被雷电劈开,从腹中生出子树,重燃生命之源。
    仪征过半古树皆为银杏
    仪征共有24棵百年以上的古树被收录到《江苏省古树名木名录》中,其中银杏就有13棵。园林绿化专家表示,古银杏如此之多,主要在于银杏“长寿的特质”。“银杏是目前寿命最长的树种。” 原园林局高级工程师孙如竹介绍,银杏甚至先于恐龙出现,是植物界的“活化石”。而正由于银杏的长寿,它成为人们特别是僧人最喜爱种植的树种。“古代扬州多寺庙,现存93棵古银杏所在的位置,古代多是寺院。”而这棵子母银杏也是一直生长于古三官庙门前。
    专家称,银杏的长寿可能还与它生命的顽强有关。1945年原子弹使广岛成了一片废墟。然而,生物学家却发现,在离核爆中心仅1千米远,一座寺庙中的银杏树竟奇迹般地发出新芽 ,而这座寺庙却被爆炸冲击波彻底摧毁了。因为在这次核爆炸后依然“重生”,银杏树被生物学家誉为地球上最顽强的生命树种。正如古三官庙前的这株,虽从中间裂开,看似不能存活,却从中又生出子树,两树郁郁葱葱,生命力可谓是极其顽强。
    据悉,扬州大学研究人员曾做过试验,用种子播种的银杏,从开花到收获果实,至少需要15-20年的时间。而到50年后,银杏达到了盛果期,从果实的数量和质量来看,50-100年,是银杏的“黄金年龄”,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壮年”。而百年以上的老银杏,同样也能开花结果。“每年这子母树结的白果可有百斤,食之有养生之效。”古三官庙的师父说,每当有香客、附近居民来,都会送上一些白果给他们。
    四朝古刹经千年沧桑
    这株子母银杏树生长于古三官庙前,这座古庙也有悠久历史。相传此庙当时具有一定规模,三进殿,东西两厢回廊。在庙门上方,可见镶嵌着一块汉白玉石,上书“古三官庙”,这是在清代重修时由杭州吴人灏先生敬书题写的,落款为“光绪乙酉年众姓重建”,目前尚存前大殿和部分碑刻。
    古庙相传始建于南宋,于今已有近千年。庙中供奉尧天、舜地、禹水三神。有史料记载,明朝嘉靖年间(1536年)开始第一次修建;清朝雍正年间(1732年)继而修建;随后1765年间由龙门道者吴人灏先生为古庙敬书《古三官庙》并嵌刻在庙门头上;乾隆年间(1772年)由龙门道者朱扬震、朱扬霈主持庙宇,把前后三殿修复如新,同时种松栽树,千有余株,显得更加巍峨,成为供奉香头要地;1781年夏乾隆降旨重建中大殿,由居士王必仕接下此任,历经千辛,不久将中大殿重建成功,功德不朽。
    民国二十三年又有地方绅士王声扬等十人修碑修庙,当时有数十名居士出来协助,把前后三殿及东西两廊整修一番,新立碑“牟尼院”。
    少见的道教佛教融合古庙
    到了1984年,古三官庙又因年久失修,仅剩前殿一座,保留至今。“在1998年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还有地方群众,知名人士的赞助,我们把破旧的前殿修缮一新。”古三官庙的当家人果仪师父告诉记者,随后2007年3月,重修建了大殿,重新装金,并请回了弥陀佛、四大天王、地藏王菩萨、观音菩萨等。
    “明年,我们准备重修后殿。”果仪说,虽然古三官庙占地只有10亩,但“庙虽小名气大”,每年都有全国各地的香客慕名而来。经了解,古三官庙还是我省少见的道教与佛教融合的古庙。“看庙名就知道以前它是一个道教圣地。”果仪解释,三官是早期道教尊奉的三位天神。指天官、地官和水官。“其实三官就是老百姓很熟悉的尧、舜、禹。”中国上古就有祭天、祭地和祭水的礼仪。
    “此后经历发展、失修、重建,如今古三官庙成了佛、道双修的庙宇。”果仪还介绍说,其实,仪征市新城镇历史悠久,自汉唐两宋至明清,曾建有宗教场所30多处。“原先镇上有许多宗教庙宇,如二郎庙、太平庵、古三官庙、接引庵、都天庙等,目前很多都被毁,只有一些古庙遗迹尚存。”
    仪征发现古扬子县历史遗存
    千年古庙,百年古树,仪征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据了解,有文化学者曾在仪征发现古扬子县历史遗存的线索。两年前,江苏省红楼梦学会会员陆守超,根据卫星地图结合史料记载,在仪征经济开发区(新城镇东南)越江村或东升村境内,发现疑似古扬子县城的东城河和南城河遗存。古扬子县城就位于当中焦庄组、曹庄组和邵庄组一带。在古扬子县城遗址的东北角还发现了都天庙遗址。据悉,当时陆守超看见都天庙遗址保留有一对石狮子、古井、青砖围墙、大殿台阶等。
    据悉,仪征市博物馆的考古专家在十多年前,曾经到东升村一带去实地调查过,发现了很多陶瓷片,其中以元代的陶瓷片为主,所以推测那很可能有古代遗存。而根据仪征县志上记载,元代真州疆域地图上标示有古扬子县城。
    有文化学者表示,“扬子”之名最早就出现在扬州。隋唐年间,扬州城南20里许,就已经有了一个名叫扬子的小镇。因临近长江北岸,故又名扬子津。史书记载:“隋开皇十年,杨素率舟师自扬子津入击朱莫问于京口。”这大概是扬子之名见于史册的较早资料。后来,隋炀帝继位,在扬子建临江宫(一名扬子宫),从此扬子津日渐繁华,因而扬子的知名度不断提高。
    “扬子江”也是得名于扬子津。隋代诗人柳辩在《奉和晚日扬子江应制诗》、《奉和晚日扬子江应教诗》中,首次以“扬子江”之名形容扬子津附近江面的景色。唐永淳元年(公元682年)设置扬子县,县域西到仪征胥浦,扬子县的治所最初在扬子镇。唐开元天宝以后,由于淤沙扩展,瓜洲渐与北岸相接。自扬子津行船南渡,须绕过瓜洲尾部,经过仪征境内入江。后来开挖仪扬运河,扬子县城移到了仪征市的新城一带。几经变迁,到1912年,又改名为仪征,一直到今天。
    记者 王诗韵 摄影 张卓君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wechat_share!!wechat_share!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站群加q50317349 发表于 2017-10-13 19:18:49 | 只看该作者
你加油吧!!!











站群营销、站群建设、站群代做、360优化、等咨询QQ:50317349

站群优化、站群推广、站群代做、百度优化、论坛推广等咨询QQ:5031734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环境保护网 ( 湘ICP备11011689号

GMT+8, 2024-4-27 07:3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